主板上市审核设置行业“红黄灯”?投行人士:确实新增了部分限制
“防疫是新出来的,其他是老行业了,一直有类似的。”他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平台经济、教培等部分行业企业的IPO申请不再获得受理,上述行业企业的定增也受限。
上述投行人士还提到,对行业企业的IPO申报限制,不仅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也存在“红线”,新三板再融资也一定程度受限。
“我们理解是希望把更多的资源引导到实体经济,以及和重工业有关的制造业上面去,像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企业。”他认为,食品、餐饮、白酒等是资本热捧的行业,以往融资难度较低,吸引大量资本涌入。
另有曾供职于券商投行的人士告诉
但对于防疫类企业的IPO,目前业内尚持观望态度,是否需进一步分类成为关注重点。
“核酸类企业的IPO基本都停着,因为确实存在盈利的不确定性,要扣掉核酸业务收入再看是否符合条件。”该人士认为。“但其他的比如防疫物资企业就是正常的生产企业,疫苗和药物也不可能叫停生产。”
也有业内人士提到,对防疫类企业的申报,此前是加大财务核查。“现在是禁止,不是限制了。”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菲鹏生物、康为世纪等多家“核酸检测”概念企业推进IPO.其中,于2022年10月登陆科创版;达科为提交注册,致善生物、瑞博奥过会,菲鹏生物已提交注册因财报更新原因中止。也有部分核酸公司IPO被叫停。
近期,科创板、创业板进一步强化板块定位,明确判断标准,并具化相关要求。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修订后的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科创板方面,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创业板方面,明确禁止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类金融业务的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