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安阳文物十年”——安阳博物馆巡礼

2022-12-17 08:53:12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文物工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安阳市文物局策划推出“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安阳文物十年”活动,系统总结十年来我市文物工作亮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安阳文物十年”

  安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8年12月,搬至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现有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

  5000平方米。近年来,安阳博物馆以全面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公众需求,狠抓基础,努力推进博物馆由文物收藏单位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转型,由国家三级博物馆逐步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连年荣获河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先进单位,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坚持强基固本,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安阳博物馆坚持贯彻“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立足馆藏资源,强化基础、增量提质、提升服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于2014年、2018年、2020年相继晋升国家三级博物馆、二级博物馆和一级博物馆,实现了质量等级提升。二是先后荣获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社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安阳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三是展览数量质量不断提升,6项陈列展览荣获河南省优秀陈列,其中《图说甲骨文发现史》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100项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四是初步形成官网、、微博、号、新华号、学习强国等新媒体矩阵,2个入选中央网信办 “新中国70年 镇馆之宝70件”项目,并获优秀组织奖。五是先后出版或联合出版5部图录,其中《安阳博物馆藏甲骨》荣获河南省博物馆学成果一等奖,文物保护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逐步深化。

  二、坚持藏品本位,文物保护利用新进展

  商“岁于中丁” 商“父乙车衢”饕餮纹青铜觚 商刻辞卜骨商凤鸟纹石簋

  藏品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核心资产。一是厘清藏品基数,服务文物交流。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确认馆藏藏品总数为12829件套,其中三级以上文物5170件;拓展藏品征集渠道,新增藏品739件套共计1524件。在此基础上,为《汉字三千年》《炼冶铜华——中国古代铜镜展》《河南古代都城文明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等境内外30多家博物馆文物展览提供近500件展品支持。二是成立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编制《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馆藏濒危书画保护修复方案》等,完成60余件馆藏书画、青铜器等修复。实施预防性保护项目,新增文物库房温湿度监测系统1套、书画库房调温调湿系统1套、文物库房专用柜架545节、文物囊匣3465个,三级以上文物全部囊匣存放,藏品科技保护、管理与利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三是服务科研,与安阳师范学院考古系、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系等高校合作,完成了甲骨整理出版、音乐文物测音与乐理分析等,并获得多项省市社科课题奖项。四是建立安阳博物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上传馆藏珍贵文物信息5170条、一般文物信息7659条。在完善藏品高清数字库同时,启动藏品三维数字化扫描、建模及数字资源管理,并在“2022丝绸之路周”推出了首批馆藏唐代陶俑三维数字化成果及甲骨数字藏品,在藏品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三、坚持活化利用,陈列展览数量质量新提升

  近年来,年均办展15个以上,累计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00余个,展出各类标本、文物、资料等近1万件,初步实现了讲好安阳故事、“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的要求。一是展览数量、质量双提升,《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年系列展》《楮墨重生——安阳博物馆馆藏濒危书画保护成果展》等6个项目荣获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其中《图说甲骨文发现史》入选国家文物局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功勋——红色勋章展》入选河南省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二是积极实施对外展览交流。以馆藏木版年画为主题制作的《河南安阳木版年画展》相继在北京、山西、安徽、湖北、云南、河南等省30多家单位展出,浓郁的地方文化受到了各地观众好评。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制作的《馆藏书画作品展》《馆藏碑刻及青铜器全形拓拓片展》等在河北、北京、浙江等地展出。自办的《十二生肖迎新春文物展》、联办的《河南木版年画展》在加拿大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展出,受到了加拿大华人的欢迎。2018年与意大利中意青年会等联合举办的“十二生肖迎新春”活动,6天时间参观人数突破3000人次,并受邀在皮埃蒙特大区和米兰市进行了巡展。三是积极引进高质量优秀展览。随州市博物馆、里耶秦简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楚雄州博物馆等馆不同题材的20多个展览陆续登录安阳。其中,《大千世界——张大千书画精品展》、《凤归大邑商——殷墟妇好文物安阳故里展》、《丝路华光——敦煌麦积山石窟艺术展》等在全市引起了“张大千热” “妇好热”“敦煌与麦积山石窟热”。与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联合举办《无锁不在——锁具文化展》《灾害防治教育展》等科普题材展览,其中《无锁不在——锁具文化展》将展厅设在了安阳市第一中学,丰富的教具和多样的内容受到师生好评。

  四、坚持服务理念,社会教育呈现新风貌

  博物馆是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感受传统文化最直观、立体的教科书,服务青少年教育、深化馆校共建已成为安阳博物馆落实教育职能的重要内容。一是近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逾15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占40%以上;累计举办社教活动240场次以上,其中线%以上的活动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二是依托馆内展览、藏品资源打造了“安博学堂”主题品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传统节日、科普体验、绘画手工等内容持续开展。自2010年暑期开始的“小讲解员夏令营”,通过文物知识、礼仪培训、展览讲解、研学体验等专题课程,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沟通协作和团队能力,累计培养1000人次以上。“安博学堂”品牌寓教于乐,产生了良好影响,还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国中小学生的参与。三是与河南博物院合作设立 “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安阳博物馆课堂”,以“中原文化我传承”为主品牌,先后开展了“古都重宝篇”“千秋英烈篇”等流动展、“研学线上课程之国宝贺新年”等系列活动。四是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教学实习基地,与安阳市第一中学、安阳市第五中学等50余所中小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合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实施馆校资源共享共建。

  五、坚持共享理念,公共文化服务新气象

  安阳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教育活动等,为了让社会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一是以馆藏资源整理为基础,通过出版、网络传播、展览与社教等方式,结合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在国际博物馆日集中发布9件馆藏文物的高清与,传播馆藏文物信息,已陆续公布36件重要藏品信息。二是开放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课程,共享学术研究最新成果。近年来承办或联合承办夏商考古论坛、博物馆数字资产保护与管理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举办讲座60余场。在殷墟考古发掘90周年之际,联合安阳市第一中学举办了“对话:考古学家VS.中学生”活动,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学者分享求学经历、讲述考古行业趣事、激励同学勇于实践,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打造媒体矩阵,发挥官网、新媒体平台信息推送功能,并在“新华网”新华号、“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设立安阳博物馆专栏,以馆藏文物为主题刊发文物信息,单篇阅读量经常超过百万级。四是推进数字化服务,搭建了15个基本陈列和重要专题展览的全景展示项目,实现了网站、与APP内容的同步更新。建立了智慧导览系统,实现了观众自助参观时的随行导览。五是探索文创产品研发,相继开发了系列具有安阳特色的文创产品,其中紫砂商罍杯、紫砂觥形壶荣获“2016第二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立足新时代,安阳博物馆将进一步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职能,为传播历史文化、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新的贡献。

下一篇:陈楚:A股“打预期”策略方兴未艾 是投机炒作还是前瞻性布局?
上一篇:大股东为什么要增持股票(大股东增持为了股民的利益)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