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商会股票(潮汕人股票)
证监会不接王石电话 没有王屠夫 就真的要吃带毛的猪么
证监会不接王石电话,门口的野蛮人原来指的是王石
证监会如此表态 基本是不接王石电话的意思吧?
中国金融世界,挺有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召开。
组织者很可能有点不愉快。年底了,全社会的聚焦点,竟然被一个登山者和一个潮汕人给抢走了。
当前,正是全反腐、全军改革等一系列大型政治行动后,中央推出经济大定调大布局大举措的关键时刻。
这时谁想抢头条?
美国共和总统候选人川普的每一次大型演讲,本号都看,权当练习听力。
川普可以高调、可以随意、可以随时抢头条,这是美国政治文化怂恿使然。
而中国商人们,在中央召开大型会议的关键时刻,如此高调随意抢头条,有点意思。
这句话不太好听,但本号相信很多读者会默默同意。
现在开个财经论坛,正经领导一个也请不到,一帮在野或退休人士指点江山,为什么?
现在搞个采访,风云人物个个惜字如金,抱定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的信条,为什么?
连号称和王行长一向很熟的中国大炮,最近其微博都开始刻意低调平静。
“懂的。”
真得替万科董事长和万科第一大股东董事长捏一把汗。
如果双方再刺刀见红,再不加收敛,无论最终谁是赢家,这次正常的并购事件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公关事件,不良后果可能远超各方预期。
昨天,王石的反击乍一看石破惊天:“我不喜欢你,你走。“
但发言内容真的有点不太地道。
王石说,和姚老板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第三方办公室里,并且话不投机。
话不投机就罢了,您又何必把当时对话和盘托出给公众?由于没有第三方佐证,好好一商业事件,立刻成了财经八卦。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私密谈话。
姚老板通过中间人,约王石谈谈,交流下后续合作想法。
作为第一大股东,和拥有小额股权的职业经理人约见,怎么看也是给面子。结果,姚老板的形象,在王石谈话中差点意思。
最神的一句是,王石说姚老板“挺健谈,有点收不住嘴”。头回见面,人家对你话多,怎么看也是坦诚、直率、不阴。但这话一旦传给了公众,就不定别人怎么理解了。把这私密谈话捅出来(大家并不知道王石传达得是否准确),那以后姚老板还怎么和万科管理层沟通?断绝外交关系,只会使得邻国一步步走向刀兵相见。
王石攻击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信用不够”。
这种评价,真是有点出格了。人家潮汕人是资本市场后起之秀,信用评级也许略低。但不是信用破产。人家能开大型保险公司,您觉得人家low能low到哪里去?退一万步说,翻尽大陆法条,衡以公序良俗,也没规定信用评级低于你万科的企业不能入主万科。贝卢斯科尼的形象是差一点,但米兰俱乐部也没有勒令大股东走人。万科不是一向号称要做中国的第一“企业公民”,那点多年作秀积累的高大形象和宽厚风范,可惜了。
别忘了,万科也是苦出身,当年只不过是日本索尼电器的一家代理商。
索尼品牌当时如日中天,全球第一,万科当时的“信用评级”是多少?但索尼并没有瞧不起你万科,不也给你攀龙附凤的商业机会发展了吗?
王石说要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中小股东和你王石吃不上饭,说不上话,也没机会和你去爬珠峰,他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股价上涨。在2015年整个超级牛市过程中,万科股票基本没涨,顶多算是死水微澜,这算维护哪门子的中小股东利益?
相反,人家潮汕人给万科股票带来的,是真真正正的好处。
宝能夺取万科控制权的商业行动,创造了万科市值的历史最高峰,创造了万科股价的历史最高峰,哪个中小股东不感谢宝能集团?王石可以随意试打一个持有万科股票的公募基金经理手机,问问他们是不是真心感谢姚老板。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交易换手率极高,万科也不例外。
大家都是逐利而来,没有哪个股东死心塌地忠于谁,除非能给他带来直接利益,所以,不要没事儿就站在“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道德高地上。至少到现在为止,对万科绝大部分股东而言,姚老板没有干出任何值得指摘的不良行径。
王石说潮汕人“卖万能险”,“短债长投”,有风险,所以不欢迎。
这几句话通过媒体广发散播,有很强的误导性。
做金融,哪个不是以小聚大,哪个不是以短促长,哪个不是滚动发展?保险公司发行万能险,天经地义,市场确实有大量此类理财需求,前海人寿吸纳部分没有投资能力的储蓄资金,以保险通道投出,追求略高的稳定收益,保监会也有正式批文同意,这有什么问题吗?
万科作为大型房地产企业,不发短融吗?不发超短融吗?不发中票吗?不发信托吗?这里面哪个不是“短债长投”,哪个不是滚动融资?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和尚动得,阿Q偏偏动不得,王石的逻辑太粗鲁。
更何况,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产品并不“短”,比绝大多数保险可比竞品要长很多。以前海人寿四号聚富理财产品为例,前三年惩罚性退保费用为5%、4%、3%。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前海人寿万能险投资人而言,产品持有期至少为3年,这比正常地产信托投资都长很多。
前海拿这笔钱的一部分,投万科上市公司股权,寻求分红或股价上涨,有什么问题吗?
王石说,“现在说野蛮人,还算客气的“,无非“孔武有力,来势汹汹”。
看来,这可能涉及读书略少,望文生义。
《门口的野蛮人》是一本描写华尔街兼并收购(MA)攻防战的经典商业书籍。
此书描写了明星公司RJR 纳贝斯克(美国最好的烟草和饼干公司合体),被公司CEO约翰逊、希尔森(已倒闭投行雷曼兄弟之前身)、全球最知名股权投资基金KKR和投行第一波士顿等竞购的过程。
不在金融行业的人,总以为“门口的野蛮人“是个贬义词。
其实,这是一个描写明星公司管理层如何多吃多占、剥削公司,侵害股东,最后竟然妄图低价买下公司的故事。竞购行至终局,即使CEO伙同投资银行出价更高,但公司董事会依然决定把控制权卖给KKR基金。因为公司上下全部认清了CEO以维护公司之名,行出卖公司之实的恶劣行径。
,故事里真正的野蛮人,是公司CEO约翰逊。
因此,拿这本书,拿这个书名来讥讽并购者,其实是暴露了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这个特定金融名词的特殊含义。有如使劲儿投掷澳洲回力镖去伤人,结果飞回伤己。
总体而言,此次王石谈话,看似高屋建瓴,成竹在胸,其实无论于情于理于事实,值得推敲商榷的地方太多。
毫不夸张的讲,本人再写10条驳论也没问题。可惜,驳论质量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本号一点也没有读出万科主要管理层(还不好说万科管理层其他人员对姚老板的内心真实态度)愿意与新的第一大股东合作,共同推进所有股东福祉之深意,这怎么也算是一个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本职工作吧?
那话,满篇是不屑,通盘是批判。
好吧,至少大家可以得出结论:大股东和管理层严重不和,这无论如何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好东西,也得糟践了。
刚才看到一篇关于猜测王石将抛出毒丸计划的文章。
可惜文章只是热闹。
什么是毒丸?涉及毒股(给既有股东大量送低价认股权证,确保随时稀释敌手股权)、毒债(借一债吓唬人,算是自残退敌)、毒人(管理层大家同进退,让收购者无法一一攻破)。
可惜,无论是是喂毒丸给盛大,还是爱康国宾喂毒丸给江苏三友[0.00% 资金 研报],这全是美国上市公司案例。这种自保措施,连在英国都是非法的。毒丸是个在法律上和实效上具有严重争议的自私条款,中国资本[0.00%]市场监管者既没有批准过,也不会同意上市公司布局此类防御措施,否则将在资本市场引发严重混乱。毒丸毒丸,大家只是替王石白操心而已。
此文还进一步猜测:王石会邀请华润地产入局,并且半价卖股给友军,稀释姚老板股权。
前(海)万(科)大战已打到这个程度,市场上谁还不明白谁准备干什么?
万科的公告确实提及“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资产计划”,这非常可能涉及定向增发事宜。如果属实,最后当然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如果王石真的准备超低价卖新股给管理层友军华润,那么华润必须回避投票,剩下的股东谁也不傻,没有特定好处,谁会答应超低价卖货给特定股东?可是,如果付出好处太多,华润集团从自身利益考虑,能同意王石一个什么样的救急方案?
在华润之外,就算找到几个白衣骑士,无论是考虑历史均值,还是观察最近涨幅,万科的股价可真心很高了。白衣骑士也得想想,万一姚老板真准备赚钱走人,砸盘套现,那就算定增打9折,锁定跑不了,那白衣骑士们也很惨吧?如果万科事后酬谢小白们,那这钱谁出?还是中小股东吧?大家想清楚。
总之,凡事得公平,如果是一个不利于大多数股东而只利于管理层打退姚老板的提案,万科绝大部分股东肯定不会举手同意。
其实,站在华润领导的角度,其所持万科股价最近已几乎翻番,高兴得开香槟都来不及。有什么逻辑一定要全力抵挡姚老板?反正当万科多年第一大股东期间是沉默股东,根本做不了王石的主,那么如果姚老板入主万科,华润继续当沉默股东又如何,挣钱就好。前任华润大领导的事情大家都已知道,继任者是否还愿意和王石保持原来的默契关系?问号多多。
周五下午,证监会举行例行新闻法发布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市场主体之间,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化行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监管机构不会干预。
这基本是不接王石电话的意思了吧?
汕头本土的上市公司是哪几家?
汕头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资本市场,扩宽企业融资渠道。截止去年底,全市已经有境内上市公司7家,本月21日,星辉车模将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我市上市公司将增至8家。另有10家企业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名列全省第4位,成为省内继广州、佛山、珠海之后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不含深圳市)。 至2009年12月底,全市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直接融资59.83亿元,其中首发募集资金25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发行短期融资券,再融资34.8亿元。 在全市上市后备企业方面,截止2009年12月底,全市共有7家企业向中国证监会上报IPO申请材料,上报的数量仅位于广州之后,在全省排名第二位(不含深圳市)。其中,中小板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3家,已完成辅导验收企业1家,进入辅导企业4家。全市还有培育资源50家。汕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汕电力,超声电子,东方锆业,宜华地产,宜华木业,五家上市公司,澄海占了三家,另外奥飞即是奥迪准备上市,看来前途不错!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买卖。股票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内交易;另一种是不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外交易。大部分股票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场外交易只是以美国比较完善,其它国家要么没有、要么是处于萌芽阶段,股票交易(场内交易)的主要过程有:(1)开设帐户,顾客要买卖股票,应首先找经纪人公司开设帐户。(2)传递指令,开设帐户后,顾客就可以通过他的经纪人买卖股票。每次买卖股票,顾客都要给经纪人公司买卖指令,该公司将顾客指令迅速传递给它在交易所里的经纪人,由经纪人执行。(3)成交过程,交易所里的经纪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买卖这种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厅内,去执行命令。(4)交割,买卖股票成交后,买主付出现金取得股票,卖主交出股票取得现金。交割手续有的是成交后进行,有的则在一定时间内,如几天至几十天完成,通过清算公司办理。(5)过户,交割完毕后,新股东应到他持有股票的发行公司办理过户手续,即在该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数等。完成这个步骤,股票交易即算最终完成。
新股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开立一个股票帐户(即股东卡)。股票帐户相当于一个银行户头,投资者只有开立了股票帐户才可进行证_买卖。
如要买卖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股票,投资者需分别开设上海证_交易所股票帐户和深圳证_交易所股票帐户,开设上海、深圳A股股票帐户必须到证_登记公司或由其授权的开户代理点办理。
股票帐户有许多不同种类。个人投资者如需买卖沪、深股市的A股股票,则需开设A股股票帐户。
潮汕地区有多少支股票
潮汕地区的国内上市公司27家,分别是万泽股份、超声电子、宜华木业、宜华地产、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万顺股份、黑牛食品、凯撒股份、太安堂、众业达、金刚玻璃、骅威股份、群兴玩具、西陇化工、金明精机、东风股份、广东榕泰、巨轮股份、康美药业、ST雷伊B、高乐股份、佳隆股份、长城集团
历来是埋葬枭雄的地方 只是这一次死的会不会是潮汕
从汕头市领导带潮汕商帮集体为姚振华造势的时候,万科股权大战就从撕破脸走向了不可控。
潮汕人以前从不会做这种事。送钱用不着这样。这是明目张胆、敲锣打鼓地站台亮肌肉。
恒大、融创这两天也来了。但焦点其实没变,还是宝万华三雄争霸。
许家印除非脑子烧糊涂了,才会这时候想来当大股东。大概率是其中某方的利益相关方。还有转移视线的作用。
不掺立场客观地说:这时候希望大资本进场的,只有姚振华。先把二级市场的险情解了,场外对价,好说。
但是但是,戏飙到这个程度,哪还有完美收场的可能。捅出去的刀子,收回来也是流血的。
所以下个断语,既然都已破了底线,唯一的方向就是继续突破底线。各方都在磨刀,准备捅向更致命的部位。
反正这个监管空窗期不出刀,秋后也会被算账。
中国股市,从来是埋葬枭雄的地方。
埋骨何须桑梓地,A股处处是青山。
在土地、交通、基建市场上,很多东西可以私底下解决。股市不太可能。即使一级市场留下案底,都会彪炳史册,抹之不去,G点永存,随时会被别人捅。洗不白,擦不去。
但是股市是流动性最强的地方,资本变现能力也强。其它出口不畅的时候,资本总会被诱引到二级市场。
一旦来到这个市场,不理性的不止是股民,也包括各个资本族系。再强大,总有机会被捅刀。没上万科的时候,谁关心姚振华的钱怎么来的。
其实中国资本市场25年历史里的折戟枭雄,大多的路数都是如此。成也资本运作,败也物壮则老。大多都离不开乱花迷眼的高杠杆和关联交易。
最具参考价值的,还是唐万新。
“德隆系”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代产融结合的拓荒者,唐万新曾导演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神线亿元,横跨数十个行业、下属二百多家企业。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财技”,曾与时髦的“产业整合”、“混业经营”理念一起为人所津津乐道。但这种“杠杆”式资本运作模式,成为放大产业、金融风险的祸首。
德隆正式控股的上市公司一度达到6家,与其密切合作的上市公司有40余家。这些上市公司被德隆占用的资金总额共计超过40亿元。与此同时,德隆还将相当多的流通股进行质押以获得资金。
德隆获得银行贷款的方式是:先由上市公司贷出用于下一步并购所需资金,并购完成后,再由下一级被并购企业向银行贷款,反过来由上市公司担保。德隆通过层层控股,对这些资金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以小搏大”的资金运作手法,固然发挥了资本的最大效应,但给整个集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系统就会迅速崩溃。
另一方面,相对于德隆这种资本利用率极高的运作手法,其自身的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有限,融资成本高昂,不可能管好无限放大的资源。因此,不仅集团外部经济泡沫压缩对系统造成威胁,即使内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如高管人员挪用资金),也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危机。
2004年5月,唐万新出走海外,1个多月后回国自首。
2006年,唐万新等人在武汉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唐万新及其属下高管利用下属金融机构,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与不特定社会公众签订委托投资协议的方式,实施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50亿元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采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段长期操纵股票交易价格非法获利98.61亿元的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交易秩序,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最终唐万新因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罪并罚被判8年。此前,德隆参股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德恒证券、金新信托、中富证券和恒信证券等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时业界即分析金控公司模式导致内部盘根错节并且隐秘的关系,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挑战。希望尽快对混业经营和民间集资等模糊地带明确法律边界,底线列明,释放长久的创造力。
还有一长串被A股消灭的名单,都曾是名震一时的枭雄。
●管金生
1995年,管金生因“3.27”国债期货事件从万国证券辞职,1997年因行贿、滥用公共资金获刑17年。2003年,管金生保外就医。
2015年,在一次论坛上,管金生说“二十年前的327事件,我并不口服心服,但是在行动上绝对尊重和遵守了法律的判决。”
“我个人也有自我检查和自我反省,由于当时市场管理者在我提出合理化的停牌建议之后,采取了不作为的做法,照当时那天情况继续交易的结果,一定是空方券商全部破产,没有任何一家的空方可以幸免于难,几十家的券商破产,一定会发生大规模的股民投资者上街挤兑,到证券公司挤兑,在上海这个地方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这绝对是一场金融风暴。
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智慧,完全应当综合采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管理者不作为就向管理者的上级再反映……比起那些始终坚持改革不动摇又能安全交易的那些企业家,我跟他们差的很远,差在智慧上。”
●张海
健力宝原总裁,2005年3月被佛山警方拘捕,后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0年,后相继两次减刑,最终于2011年年初提前出狱。被查实减刑系弄虚作假之后和女友出逃境外。
受此案牵连者24人被查办。其中司法行政、监狱系统11人,看守所系统3人,法院系统1人,律师2人,社会人员7人。
●周正毅
前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封为“上海首富”。
2007年,因操纵证券交易、行贿、挪用资金等获刑16年
●刘汉
原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持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国内1家,海外4家),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30多家。
在上世纪80、90年代市场经济初起、价格双轨时,从木材运输和建材等贸易中赚得第一桶金,1994年在期货市场中一战成功,跻身亿元富豪之列。
2014年,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吕梁
证券出身,采访了近百位股民,在数十家财经媒体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百万股民“炒”深圳》的长篇纪实报道。
后先后操盘康达尔(000048)、中科创业,通过上市公司互保、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质押贷款、券商融资和个人锁仓等复杂的资金关系,编织成一条耗尽54亿元之巨的资金链。造就了“牛股神话”,吸引大量炒家入场,最终崩盘。
2001年,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后“人间蒸发”,至今不知所踪。
●罗成
1982年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入狱。出狱之后,将东大集团销售收入做到比TCL、格力还高。然而罗成没有在东大拿到一点股份,愤而二次创业,并最终造就当年的天下第一股——亿安科技。
亿安科技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到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2001年1月10日,证监会宣布查处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此后亿安科技连续6个跌停板,庄家在融资人手中的股票被强行斩仓,亿安科技彻底崩盘。
罗成抽资出逃,他曾经发回一份传真,里面只有简短的两句:“关于这次股市操纵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另外,我拿走了8000万元,以后由我负责。”
2001年,操纵股价,出逃
●仰融
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
2002年3月11日,财政部下发了(2002)第五号函,认定华晨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并直接拨给辽宁省政府。基本依据是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属国有(由于海外上市条件制约,华晨汽车上市文件所披露的最终控股股东名单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该基金会当时由仰融掌握。此后,该基金会被认定为完全国有),这也成为仰融与华晨的产权纠纷之重要因素。
此后,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
2002年,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批捕后,仰融出走美国。
●朱耀民
百科药业庄家,从券商、银行以1:4甚至更高杠杆融资操盘获利。最终爆仓。
2003年,因金融诈骗判刑14年。出逃两个月后被抓。
●张少鸿
2004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刑10年
●魏东
2008年,自杀
●顾雏军
2008年,因虚报注册资本、挪用资金等罪名获刑12年
●张荣坤
2008年,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获刑19年
●刘军
2009,因行贿官员判刑14年
●严晓群
2010年,因银根收紧债务黑洞被刑拘
●黄光裕
2010年,因内幕交易、单位行贿获刑14年
●宋如华
2013年,因挪用资金获刑9年
●成清波
2014年,因涉非法集资被批捕
●徐翔
2015年,因涉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被判刑事强制措施。
近期曝出徐翔在东方金钰(600086)的暗仓(找人代持),市场猜测之前徐翔通过“暗仓”操盘了多只股票。
宝万华三方都已难全身而退,只看谁伤得轻,谁伤得重,谁倒在台上。
今天一起回顾下那些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枭雄,对比一下今天的战场。体会一下什么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以及,不管一个商帮多么强大,它也要意识到自己姓商,但另两家姓罩。
人的悲剧在于:欲望无止境,能力终归有边界。
二级市场是检验欲望和能力的最好地方。
(作者: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