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和沙特完成首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 专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前

2022-12-11 11:31:13

  人民币的运用,对促进中阿贸易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接受《证券日报》

  据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3日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与“”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4.8%。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9982.71亿元,同比增长14.7%;直接投资收付金额6225.64亿元,同比增长43.4%。截至2021年末,中国与22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日报》

  在支付属性方面,环球金融电信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在根据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中,人民币占2.13%,稳居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的位置。

  在储备属性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到2.88%,与今年第一季度持平,亦列全球第五位,是IMF自2016年开始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2022年5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除了寻求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货币地位之外,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还能够获得铸币税收益、减少交易成本、增加金融机构收益、实现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等益处。”梁海明称。

  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前景,梁海明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资产已日益凸显出“避风港”“稳定剂”的作用。未来料有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家更多使用人民币、持有人民币资产。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明明表示,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多体现为贸易结算,投融资功能的建设也正在提高中。比如,包括债券通“南向通”“互换通”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工具的推出,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的颁布,都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投融资属性的建设。未来,诸如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等潜在发展方向,也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下一篇:加快绿色转型 加速北部隆起
上一篇:盐城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召开 陆文忠等在响水县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