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未来3年股价预测表(水井坊未来3年股价预测)
严重低估白酒股票推荐
严重低估的白酒股票有:1、水井坊;2、山西汾酒;3、沱牌舍得。
1、 水井坊。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0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779。属饮料制造业饮用酒制造业,主营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1998年经考古发掘发现,水井街酒坊(即水井坊博物馆)自600余年前至今从未间断酿造,是活着的酒坊。水井街酒坊遗址是首个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度)表彰的中国传统工业遗产类型遗址,并是首个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酒坊遗址(2001年)。2006年12月、2012年9月、2019年3月更是先后三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600余年来,水井坊大师们一直坚持古法酿酒,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口传心授至今并不断精进,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600余年,八代酿造大师始终坚持初心不变、匠心不易,对高品质美酒有着执着不懈的追求,让酒坊及技艺继续传承。
2、 山西汾酒。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集贸易、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汾酒集团核心子公司,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809,为中国白酒第一股,山西第一股。汾酒集团地处酒都杏花村,占地面积3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是全国“AAAA”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汾酒酿造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3、 沱牌舍得。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是白酒行业第三家全国质量奖获得者和第三家上市公司,并以“生态酿酒”和“12万吨老酒”两大优势而为业内著称。与此同时,舍得酒业拥有“沱牌”、“舍得”两个驰名中外的白酒品牌,“沱牌”以累计销售超过50亿瓶成为一代人成长的记忆,“舍得”诠释了胸怀天下的中国智慧,双品牌价值合计超过千亿元。
水井坊股票还有升值空间吗
水井坊股票。是还有升值空间的。因为对于很。你到。喜欢这个。这一票股票。值得看好。
股价不变,但是变成st可能导致震荡剧烈,这是利空,股价可能大跌。
水井坊、舍得酒业、酒鬼酒、老白干酒等十余股跌停,股价为什么会大跌?
主要还是这些二三线的白酒品牌本身没有什么竞争力,前期估值又太高了,所以一次性就跌了下来。近日A股白酒板块迎来的回调,其中以水井坊,酒鬼酒为主的二线白酒品牌出现了较大的跌幅。
而且此时正值各大酒气开财报会议的时候,股价大跌也引发了媒体大量的猜测。有人指出,部分二线白酒企业业绩并不出色,前期享受了太多白酒板块的上升,所以近日才有这么大的回调的。
事实上,白酒板块经历这些年的上涨,整体估值已经很高了,但白酒行业却还在不断分化。首先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品牌影响力依然很大。
在最近茅台的股东会上,知名投资人林园甚至表示,自己持有茅台4%的股份,每年分红都有几个亿,但却在市场上买不到茅台酒。
这确实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茅台虽然定价在1499,但在市场上几乎不可能用1499的价格买到,因为茅台长期缺货,经销商一到货,价格就开始太高,翻一倍是常见的事情。所以至少对于茅台这种高端白酒品牌来说,其前景依然良好,无论是扩产增量,还是提高价格,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但一些常年混迹在白酒板块却没有足够多品牌影响力的二线白酒企业,其实产品竞争力并不强,很多企业的白酒基本只能在本地销售,而且价格并不高,也没有品牌溢价,这种白酒企业完全是借着白酒这个头衔将市值抬起来的。一旦白酒板块下跌,这种没有什么亮眼业绩的酒企基本是第一个跌,并且跌幅最大的。
其实白酒板块的估值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有人提出,酒类企业达到50倍市盈率的现象几乎只在中国出现过,市场对白酒给予了太重的希望,但其高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业绩。
但也有人指出,从国内高端白酒的商业模式来看,基本可以对比海外的奢侈品牌,因为他们都具备单价高,数量稀缺等特点,而且酒精还有成瘾性,属于快消品,市场能够给予白酒板块这么高的估值,也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足够稳定,盈利预期也很稳固。
6月9日白酒行业的另一个焦点新闻在于龙头贵州茅台召开股东大会。会上,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表示:“我持有茅台2%的股票,现在占我总资产的40%,我一年分红几个亿,拿了这么多股票,却要像乞丐一样去求着茅台经销商买酒,希望公司能够考虑股东的买酒需求,给予政策倾斜。”
白酒行业还有上升空间吗?
——原标题:2019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品高端化升级趋势带动市场价格上涨
1、2019上半年白酒产量小幅回升,销量继续下跌
从白酒产量来看,2011-2018年,中国白酒年产量总体有显著增长。2005年,中国白酒行业一转过去产量下降态势;2005-2016年,中国白酒产量逐年递增,就此迎来了白酒行业的“黄金十二年”;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1358.4万千升,达到了历史峰值。2017年,由于受白酒质量安全事故、政府严加惩治政治贪腐以及多项禁酒令的影响,白酒行业产量出现负增长;进入2018年后,白酒产量延续上一年低迷态势,白酒产量约871.2万千升,同比减少27.2%。2019年上半年,中国白酒产量同比小幅回升,增长了2.2%。
从白酒销量来看,销量变化特征与产量基本一致,但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白酒销量继续大幅下滑,同比减少了20.7%,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导致白酒消费疲软。
从白酒产销率来看,2001-2019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销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12-2018年白酒产销率均在100%以下,2019上半年再次回升至100%以上,达101.1%。而结合产销率分析,近两年白酒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2012年后白酒产量增速超过需求,供过于求,导致部分库存,促使2017年以来部分企业考虑到清库存开始减产;而经过两年库存清理后,企业开始逐步恢复加大投产,促使2019年白酒产量开始回升。
2、白酒进口量有限,市场需求长期依赖国内自给
从白酒进出口量来看,一方面,相较于国内白酒产量,中国白酒进出口量极少;另一方面,相较于白酒出口,国内白酒进口需求更为旺盛。可见,目前国外市场白酒接受度不高,国内才是白酒消费主要市场。
从白酒进出口量增速来看,一方面,2016年至今,白酒进口量增速明显快于出口量,这与近年来国内白酒产量及增速下滑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近年来白酒出口量增速持续低迷,表明白酒走向全球市场仍面临巨大挑战。可见,未来国内白酒消费需求依然是拉动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国内白酒消费需求又有赖于国内自产来满足。
因此,尽管近两年国内白酒产量有所下滑,但是国内白酒产能却持续增长,以保证长期白酒供应。具体来看,2001-2017年,中国白酒产能不断增加,但新增产能趋于理性回归。2001年至今,尽管国内白酒新增产能波动变化,但均为正值,且自2004年开始有显著增加,并在2007年创下历史峰值,当年新增产能达518.2万吨/年;但自2008年开始,白酒新增产能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开始,白酒年新增产能均在140万吨以下,处于近十年的较低水平,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国内白酒库存增长、产能过剩,白酒生产理性回归所致。
3、产品高端化升级大势所趋,带动白酒价格上涨
从白酒细分产品来看,按价格划分,白酒产品有明显的价格带区分,消费者会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选择不同价格带的白酒。总体来看,目前,白酒可分为高端白酒(价格高于600元/瓶)、次高端白酒(价格区间300-600元/瓶)、中端白酒(价格区间100-300元/瓶)和低端白酒(价格低于100元/瓶)四个层次。其中,中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占比达42.9%;其次是低端白酒、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市占率依次是33.6%、17.0%和6.5%。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产品的市占率不如中高端和低端产品,但是高端白酒未来更具发展潜力,主要原因是:一是白酒有较强的社交、面子属性,是社交应酬的润滑剂,尤其是极具稀缺性的高端名酒,有不可替代性;二是随着国内消费升级,高端白酒在品质、品牌上的竞争优势将日益凸显;三是高端白酒更具有收藏价值、送礼价值,更受白酒爱好者青睐。因此,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3-5年,中国高端白酒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0%左右,次高端和中高端白酒增速也将保持在10%以上,而低端白酒的市场规模将被压缩。
此外,从价格来看,白酒的高端化发展必将带动白酒产品整体价格的上扬。以茅台53度、五粮液52度和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近年来价格不断走高。而普通白酒产品受此影响也将有提价趋势,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4、白酒产业区域聚集效应显著,四川白酒产量一省独大
从各省市白酒产量来看,四川省白酒产量一家独大,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2018年,四川省白酒产量达358.28万千升,占全国白酒产量的41.13%,而其他省市白酒产量均在10%以下;此外,江苏、湖北、北京的白酒产量占比均在5%以上,产量相对靠前。
而从白酒产量占比变化趋势来看,中国白酒产业还有不断向四川省聚集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比2011年和2018年各省市白酒产量占比变化情况,发现此期间河南、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区的白酒产量份额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苏、湖北、北京、安徽和贵州等地区的白酒产量占比明显上升,其中,四川省白酒产量占比上升最快,占比增长了10.96%。
5、贵州茅台规模遥遥领先,四川五粮液、江苏洋河次之
从白酒企业来看,近两年在白酒产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也加剧了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上市酒企等知名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中小酒企经营困难,甚至停产,而被市场所淘汰。从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来看,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1445家,较2017年有明显减少。
而从白酒上市企业来看,以国内主要的19家白酒上市企业为例,其中,隶属于四川省、安徽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各占4家;此外,北京、甘肃、贵州、河北、湖南、江苏、山西、新疆也拥有白酒上市公司。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贵州仅有贵州茅台一家知名白酒上市企业,但其市值、业绩规模均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2018年,贵州茅台分别实现营收、净利润为736.4亿元和378.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而位居第二、第三的四川五粮液和江苏洋河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则明显落后于贵州茅台。
总体来看,按照营收情况来划分,将白酒企业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龙头酒企——贵州茅台;
第二梯队为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第三梯队为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顺鑫农业(营收大,但部分营收
其余上市酒企属于第四梯队;其他中小型酒企业属于第五梯队。可见,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贵州省因贵州茅台而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四川、江苏位居其次,山西、安徽酒企影响力也较大。
6、前瞻观点:贵州茅台一骑绝尘,但四川才是中国白酒之王
综上来看,四川、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白酒之王这一问题仍存在争议。前瞻结合四川和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更胜一筹,四川才是中国的白酒之王。
具体来看,一方面,在白酒产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上,四川远超贵州;另一方面,在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上市企业营收总和、上市企业净利润总和、品牌价值、高端白酒市场份额上,贵州表现好于四川,这主要得益于贵州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然而,尽管贵州茅台的白酒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但贵州除了贵州茅台以外,其他白酒企业和品牌的表现均差强人意,包括湄窖、安酒、匀酒、林酒、平坝窖酒、黔春酒、怀酒等这些曾经风行一时的贵州老名酒已逐渐被市场遗忘。反观四川白酒品牌全面开花,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水井坊、剑南春和郎酒白酒“六朵金花”“抱团”发展优势突出,“十朵小金花”白酒品牌迅速崛起。预计未来,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在高端白酒市场上与贵州茅台相抗衡的同时,其他川酒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也迅速提升,贵州白酒发展仅凭茅台将难以以寡敌众,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将全面超过贵州,成为真正的中国白酒之王。
——以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