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为什么这么便宜(港股便宜为什么没人买)
许多港股特别便宜,为什么很少有人买?
港股最大的优势是,同一家公司的相同股份,港股要便宜很多。
通常情况下,一家同时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港股(H股)往往会比A股便宜很多。
举个例子,如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A股和H股每一股都代表公司很微小的一部分,且是完全相同的一部分,但价格却相差69.59%。
也就是说,同样是获得公司1/770000的所有权,你可以选择在A股市场花55.02万元购买,或者在H股市场花19.86万港元(折合16.75万元)获得。
如果是作为真正投资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在港股市场买入才是合理的行为。
中芯国际的例子很生动,但并不完全。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一下,认识会更加深刻一些。
这里拿中信银行举例子。
中信银行A股5.11元,H股折合2.76元,也就是H股差不多只有54%。简直是正儿八经地半价抛售。
历数上述优势,同股同权不同价,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动辄打5-7折,股息率随随便便都翻倍,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儿。
不过,在有优势的另一面,港股的劣势同样显而易见。
首先是汇率上的弊端。
港股以港币计价,而港币同美元挂钩。美元贬值,港币也会折价。
即便港股便宜50%,如果极端情况下每年都因汇率因素跌价10%,这谁扛得住。
其次是股息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
港股分红的股息会被收税,税率20%。名义上8%的股息率,实际到手只有6.4%。
如果持有A股股息率是4%的话,那么持有H股的实际股息率是6.4%,差价只有2.4%。在汇率风险面前,很多人都会犯踟蹰。更何况,持有港股的风险,并不止于汇率波动。
最后是市场的区别。
如果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劳动,在不同的国家都可以挣3000元/月。
那么在美国是3000美元,在中国是3000元人民币。从实质上来讲,在美国工作,在中国生活,应该是最完美的安排。然而很遗憾,中间有个太平洋,空间上的距离能把一切溢价抹杀。
空间的壁垒所带来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一目了然,但有时候近在咫尺的市场壁垒却不太容易看清。
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只隔了一条深圳河,空间距离并不大,但两个市场间同样有着壁垒。
同样的东西,在两个市场间极大的溢价差,看似不正常,实则很合理。
港股市场面向全球,是一个展示的窗口,更是一个开放的口岸。
A股市场则更贴近于实际的消费场景,很多上市公司的商品或者铺面与咱们的日常生活都紧密相连。单就市场而言,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也会更加流畅,乃至以后大概率会像菜市场一样随意。
橱窗的东西,更多用于展示,售卖时自然更易打折。同时,流通方面也会受到更大的制约。这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是,你买的时候是低价入手,卖的时候同样是低价抛售,这是对外市场的天然缺陷。用一个专业的词汇来总结,就是流动性缺陷。
当然,这些说法仅仅针对市场特性,并不止说港股就不适合投资。
我想,我是会买港股的,但更多可能会因为稀缺,而不是单单着眼于便宜,毕竟,便宜从来都有便宜的道理。
为什么没人抄底港股
港股对于普通散户投资不是很友好,这种不友好体现在多个方面。实际上我们并不希望A股和港股趋同,或者说,需要学习港股的开放,资本的自由进出,但是在淘汰劣币的方面,港股是有不足的。
1、港股缺乏退市制度和分层,上市公司太多,这样有些公司就吃不到流动性。港股18年IPO208只股票,融资350亿,世界第一(今年有大标的上市,融资只多不少)。但是上市破发率60%。13-17美股退市率为6.24%,而港股0.59%,A股0.14%。从14年到18年,主动私有化的港股仅仅20家。这使得港股低成交量个股增加,也就是一潭死水的股票增加。很多交易来自人为制造(类似)。即使一些股票制造了股票短期的上涨,但是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诸如前段时间有股票1年多从3元涨6倍到18元,然后只用一天时间就下跌了98%。这种单日暴跌的恐惧心态笼罩投资人,使得很多看上去便宜的股票也因为知名度的问题乏人问津。
港股2012年年底家数是1547家上市公司,到了2018年底,数量已经增加至2315家。未来数量还会每年100-200家的数量递增,流动性被分摊迹象明显。
2、港股监管偏弱,投资人对于非知名上市公司采取回避制度,同时对公司财务数据保持着长期的怀疑态度。港股监管有弱化倾向,其意图是尽量减少干预,用市场去教会投资人辨别好坏。所以港股股民一般集中在头部的上市公司。比如腾讯控股,中国生物制药,康师傅。港股的散户已经学会了远离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标的。越是知名度高的企业,越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而对于一些股票莫名其妙的股价异动,投资人已经学会了视而不见。所以,无论是财务造假提高业绩,还是自买自卖吸引眼球,投资人都学精了。选择了回避。
3、港股的部分流通体系使得公司不讲回报。国有企业大多数没有财务造假的可能性,也不会出现那些老千股的问题。但是很多这类型的企业在港股不是全流通。也就是说,融了资,公司其他股票却不能在港股上交易。于是这些企业就缺乏回报股民的动力。市盈率再低,公司将利润放在自己锅里不分配,那就没有意义。年份久了,部分企业的股票变得可有可无。
所以,港股的低估值股票。首先低估值高盈利的公司业绩可信度要打问号,其次港股股民对于非知名企业信任度不够,多年的市场教会了投资人不熟悉的公司不要碰。最后是非全流通的企业长期回报股民不积极,导致了股价失去分红动力。
当然,虽然港股有很多千股和仙股。但是对于好公司的估值溢价还是比较慷慨的,比如腾讯控股和中国生物制药市盈率都不低。港股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所以从港通出去的内地新股民一定要注意风险和常识。港股纠错完全是靠投资人自己的风险意识。风险意识淡薄,踩坑也就是一天的事。
港股的股价很便宜没人买,A股为什么越便宜的股价越有人买?
港股有许多股票股价非常便宜,却没有人愿意买入的真正原因有四个:
其一,港股是价值投资市场,A股是投机市场;
其二,股票市场投资理念因素;
其三,股市资金流动性因素;
其四,股票定价机制因素
由于以上四大原因导致港股,股价越是便宜,越会被市场所抛弃,越没有人愿意买便宜股。
下面正对港股市场这三大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股票市场价值投资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价值投资就是追求长期回报,以分红收益作为投资回报,追求长久的分红收益。
所以在港股上市公司越具有分红能力的,越证明这只股票是优质的,符合长期持有做价值投资。一旦各路资金都进入这些优质股票里面,股价只会常年上涨为主,股价也是水涨船高。
反之对于那些越是便宜的股票,几元,几毛的股价,这种股票是被市场抛弃的,因为这些股价根本没有价值,根本没有人愿意去买入,导致这些股票越便宜,反而跌得越厉害,这就是港股市场最具独特之处。
(2)港股与A股在投资里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港股市场个股炒作性不强,港股追求的是价值投资里面,而A股是投机性里面,只要股票有故事可讲,越便宜的股价越是宝,越有资金炒作。
但港股不同,港股追求是未来的价值,如果这只股票确实没内在价值,不管这只股票有什么故事都没用,始终涨不起来就是涨不起来,没有愿意花重金去炒作没有价值的股票。
而股民投资者已经知道港股的特征,从而让自己的投资理念一定要顺从市场,遵从港股特征去投资,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立足在股票市场。
(3)股市资金流动性原因会导致港股出现便宜的股票没人愿意买入,这里涉及两个因素,第一是从众心理;第二是内心排斥因素。
港股里面哪些仙股基本是没有成交量的,已经被股票市场列入死亡名单一样,被市场认定这些股票就是属于垃圾股。
既然这些股价便宜的被市场都已经判定为垃圾股,你作为股民投资,你会愿意花钱去买一个垃圾股吗?大部分股民投资内心都是这样想的,都不愿意花钱买垃圾股,这就是从众心理。
至于内心排斥这是人的本性,比如你非常反感某个人或者某个东西,你内心已经接受不了这个人或者这个东西,产生一种排斥心。
投资股票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明知道这些股价便宜的是垃圾股,你内心给这些股票定位了,对于这些垃圾股出现反感,进行排斥,谁还愿意去花钱买这些股票?
(4)港股是注册制,港股的注册制是非常完善的,IPO定价是根据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比如股价都是低于每股净收益,综合股票内在价值来定价。
并非向A股可以随意定价的,市盈率可以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在IPO定价之时股价就是高泡沫了。
但港股不会出现这种现象,IPO定价几毛钱,即使上市也是这个股价,上市后不会大幅炒作,这也是为什么港股很多股票上市就破发,而A股不会上市就破发的原因。
汇总分析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港股出现这么仙股,而这些仙股股价再便宜都没有人愿意买,主要是受到以上四大因素影响。
总之港股与咱们A股市场不同,港股的股票股价越便宜越没价值,而A股越便宜的股价,只要有故事就是有价值,哪怕即将退市的股票都很多人愿意买入,这就是两市股民投资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