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的子公司(参与紫光集团重组的公司名单)
国内芯片龙头公司有哪些?
1、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代码为002129。
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82,829,608元,总资产达20.51 亿。
2、三孚股份
三孚股份公司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循环发展的高科技化工企业,2017年6月28日公司股票(股票简称:三孚股份,股票代码:603938)在沪市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光纤四氯化硅、氢氧化钾、硫酸钾、特种气体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光纤、精细化工、肥料、电子芯片等领域。
3、上海新阳
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12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王福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与电子科技、信息科技、半导体材料等。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榜单”发布,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92位。
4、紫光国芯
2015年,紫光集团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并更名为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经过重组,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并入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核心业务是存储器设计开发,存储器产品量产销售,以及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存储器尤其是DRAM存储器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产品持续量产销售到国内外,积累了良好的存储器设计、测试、外包生产、方案构建及全球量产推广等研发和产业化经验。
5、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华创”)是由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星电子”)和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有哪些
北京紫光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紫光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紫光京通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紫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紫光信息港有限公司
涞源县广汇矿业有限公司
北京佳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福州紫光华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紫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紫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紫光新媒体有限公司
北京紫光文化有限公司
哈尔滨紫光华信科技有限公司
紫光数码有限公司
无锡紫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紫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紫光华信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紫光华信科技有限公司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是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第一家综合性校办企业。
1993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更名为紫光集团。
1999年,紫光集团发起设立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成功上市。
2000年,紫光股票创下106元股价,成为中国股市百元股王。
清华紫光优盘
清华紫光优盘
2002年,紫光进行了资产重组,调整后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主营信息产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紫光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创新奖以及名牌产品等上百项奖励。
关于重庆紫光国际化工有限公司的介绍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得西南地区天然气资源之优势,承继天然气化工摇篮之底蕴,继往开来,致力于天然气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资本1.8亿元,总资产25亿元,现有7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员工2500余人,形成了集团化经营架构。公司总部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并在重庆市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潼南县和内蒙古阿位善盟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经过八年多发展,已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属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十强,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以来,公司连续五年被评为重庆工业50强,受到重庆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2004年起,连续四年进入重庆企业100强、中国化工500强; 2007年,公司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十大创新企业;2008年公司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十佳学习型企业。八年来,紫光化工销售收入年均增长78%,利税年均增长110%。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21.73亿元,利税6.59亿元,跻身重庆市骨干工业企业行列,成为我国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领跑者。紫光化工在地方政府、公司股东的信任和支持下,先后成功地购并重组了7家企业,不仅快速形成了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势,而且延伸了主导产品的产业链,奠定了紫光化工的行业领导地位。2001年收购永川化工厂部分资产;2003年整体收购永川化肥总厂,整体租赁重庆制药九厂;2006年整体收购丰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007年整体收购重庆天玄化工有限公司;2008年控股重庆万利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组重庆市容器厂。通过注入新机制、新产品、新技术,盘活了数亿元的低效存量资产,安置下岗员工千余人就业,并实现重组企业当年赢利和快速发展,获得了“点石成金”的美誉。紫光化工依托西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氢氰酸及其衍生物产业。公司主导产品全部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并保持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亚氨基二乙腈、苯胺基乙腈为公司创制的化工中间体,均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苯胺基乙腈连续八年保持6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亚氨基二乙腈获国家专利授权,目前已形成20万吨/年生产能力,并完成了40万吨/年甲醛、30万吨/年氨醇、20万吨/年硫酸等大宗原料的自主配套,成为全球装置能力最大、市场份额最大的亚氨基二乙腈制造商,为我国草甘膦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TMOF、DHP产品为世界500强企业长期配套供应,在欧洲市场销售额累计达到近5亿元,并成功签订了2008-2012年长期供货协议,紫光化工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TMOF、DHP产品供应商,有效地提升了紫光化工在国际精细化工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紫光化工秉承建设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四型”企业的理念和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产学研结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集成创新之路,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紫光化工技术中心于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重庆市化工行业目前唯此一家。中心位于重庆北部新区的重庆应用技术研究院内,建设了多个实验室,并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三个联合实验室。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设备和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着重大行业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在国内HCN及其衍生物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研发项目梯次推进,技术创新硕果累累:现有9项发明专利授权和申请,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九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1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个国家高新技术出口产品项目、1个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一等奖和6个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等。紫光化工秉承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并重的发展理念,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工艺,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安全生产。公司坚持按销售收入比例提取安全环保专项资金,安全环保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三废”治理、节能减排和本质安全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建设成为精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殊化学品制造商;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现代化工企业;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紫光文化特色的和谐企业。
三雷连环爆!华晨正式破产重组,永煤或触发265亿交叉违约
一个月之内,三家曾经AAA高信用债券相继违约,“国企信仰”、“校企信仰”、“AAA信仰”不断受到强烈冲击。
01
华晨破产重组
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控股”)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法院裁定称,华晨控股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其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个月前,华晨控股首次发生债券违约,随后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10月23日,华晨控股因未能按期兑付私募债券“17华汽05”,发生实质性违约。 (后台回复“华晨控股”查看原文)
随后,华晨控股主体及旗下相关债项信用评级多次被降低,大公国际和东方金诚最终将其信用评级从最初的AAA级一路调低至CCC级。
信用评级
11月13日, 华晨控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为格致 汽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案号为(2020)辽01破申27号。
破产重整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控股破产重整,是否会影响到宝马对其的收购交易?
2018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将放宽中国 汽车 业外国投资者股比限制,将于2022年开放中国乘用车市场。随后华晨控股与宝马公司达成协议,36亿欧元转让华晨宝马25%拥有权给后者,同时延长合资企业经营期限到2040年。
上述交易交割将于2022年条件允许后完成,交易完成后华晨控股将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
近日,宝马在一封邮件中称,对于宝马而言,目前没有迹象显示,此前合同的效力会因华晨母公司目前的情况而受到限制,而华晨宝马的运营业务也不会因华晨方面的债务而受到影响。
据最新数据统计,华晨控股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
截至今年二季末,华晨控股总资产为1933.25亿元,总负债1328.44亿元,资产负债率68.72%,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为71.4%。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华晨控股存续债券13只,存续规模162亿元,存续债券规模庞大,更为重要的是破产重整后其超1300亿负债将如何化解?
02
永煤或触发265亿交叉违约
11月10日,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控股”)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违约本息金额共计10.32亿元。 (后台回复“永煤控股”查看原文)
随后,中诚信国际将永煤控股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BB,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诚信国际断崖式下调评级不仅受到市场质疑,还因涉嫌违反相关规定遭自律调查。
信用评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永煤控股违约,在信用债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01
永煤控股违约后,二级市场出现暴跌踩踏现象,异动债券发行主体从煤企,扩散至城投、地方国企,市场上一时“谈债色变”。
02
由于市场波动较大,一级市场发行取消事件屡见不鲜。据统计,从永煤控股违约至今,已有超过28只公开发行的债券取消或者推迟发行,规模高达226亿元。
与以往违约不同,这一轮以AAA国企为代表的债务违约,多在投资者意料之外。甚至永煤爆雷前还在不断释放利好,突如其来的违约对市场信仰的冲击极大,甚至关于永煤“逃废债”的言论甚嚣尘上。
随后,河南厅局级 财经 官员回应永煤控股违约称,政府要支持企业走出低谷,肯定不存在逃废债的问题;政府不会支持企业逃废债,这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也不会无原则地帮。
这一轮以AAA国企为代表的债务违约,多在投资者意料之外
据相关约定,永煤控股可获得发生触发交叉违约条款之后10个工作日的宽限期,若无法在该期限内对债务进行足额偿还,公司或将面临很大的交叉违约风险。
违约一周后,豫能化集团和永煤控股与投资者沟通“20永煤SCP003”及即将到期的两期债券本金展期问题,但目前部分债权人并不同意展期方案,这也意味着265亿豫能化及永煤债券或触发交叉违约。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永煤控股存续债券23只,存量规模234.1亿元;豫能化集团存续21只债券,规模261.3亿元。
据最新消息,永煤控股给出了修改后的方案,与之前直接展期270天的条款相比,此次永煤表示可以先偿付5%的本金,剩余本金展期。
十个工作日的宽限期大限将至,豫能化及永煤能否触发265亿债务交叉违约,《小债看市》将持续跟踪。
截至今年三季末,永煤控股总负债1343.95亿元,资产负债率77.84%;豫能化集团总负债2154.76亿元,资产负债率81.55%,豫能化的债务情况更加沉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信用债风波中,监管表现十分积极,针对永煤违约事件,交易商协会连续两天通告中介机构违规行为,同时发布文件剑指债券结构化发行。
03
紫光爆发危机
11月16日,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集团”)“17紫光PPN005”持有人会议表决结果无效,未形成有效决议,展期方案未获通过。
这意味着紫光集团“17紫光PPN005”发生实质性违约,同时这也是紫光集团首次债券违约。 (后台回复“永煤控股”查看原文)
继方正集团后,又一家大型校企陷入债务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集团违约后,母公司清华控股旗下债券出现暴跌并多次临停,“17紫光PPN005”违约可能引发紫光集团和清华控股交叉违约。
紫光集团陷入债务危机,源于今年10月放弃赎回永续债,市场对其财务状况及偿付能力的担忧加剧,随后旗下多只债券暴跌,被上交所多次临停。
不久,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由AAA调降至AA,并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信用评级
近年来,紫光集团一系列大手笔的并购为今天的债务爆雷埋下隐患。
2017年,紫光集团获得总额高达15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从此进入并购爆发期。先后收购hnaix威尔泰(002058.SZ)、西部证券(002673.SZ)、祥龙电业、英力特等数十家公司。
芯片实力提高的同时,紫光集团的财务状况却每况愈下。
截止今年9月末,紫光集团总资产3007.53亿元,总负债2106.86亿元,资产负债率70.05%;存续境内债12只,存续规模174亿元,兑付期主要集中于2021年。
2018年以来,随着校企体制改革的推进,紫光集团开始重组,同时逐步出售子公司股 权,寻求战投更是其近两年频繁运作筹钱的一个方式。
然而,市场对紫光集团的重组进程和引入战投并不看好,不断抛售债券,在二级市场引发暴跌。
一个月之内,三家曾经AAA高信用债券相继违约,“国企信仰”、“校企信仰”不断受到强烈冲击。
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由于疫情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信用风险暴露较去年同期放缓,但第四季度信用债违约风险却加速到来。
另一方面,与2018年民企违约潮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大型国企、龙头企业、高信用债券接连出现违约,除了发债主体受到市场质疑,评级机构也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同时参与发行的金融机构也面临被监管调查风险。
随着近期违约事件发生,投资者对于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将提升,信用研究体系随之变化,未来信用风险定价将更为市场化。
紫光集团破产重组对紫光股份有什么影响?
紫光集团破产重组产生的影响就是股票短期内出现下跌,但慢慢的会又回升,因为是资产重组,短期内,紫光集团会面临资金严重不有的情况,但重组完毕之后会有所好转。
1、在紫光集团发布破产重整消息后,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随后纷纷发布公告,如紫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将可能对本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紫光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2、紫光集团是一家控股型公司,主营IT及相关设备制造及服务、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能源环境和教育培训服务业务。目前,紫光集团旗下包含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
3、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确认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重整。
拓展资料:
1、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人民币70.18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人民币10.63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控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4.6亿美元,全资子公司紫光芯盛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10.99亿美元。
2、此前,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主体信用等级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将“16紫光01”“16紫光02”“19紫光02”的债项信用等级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17紫光03”“18紫光04”和“19紫光01”的债项信用等级为CC,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