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三联三向”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宜兴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在组织架构、教育学习、智慧管理等方面强化联合,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衔接+协同”联动,健全机制同向发力。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并召开全体会议,下发《宜兴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宜兴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宜兴市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责任清单》等制度,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在执法衔接、社会力量引入、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健全刑罚执行一体化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相关部门案件信息无缝对接。今年以来,通过一体化信息机制,共参与办理社区矫正案件268件。依据社区矫正法规定,规范调查评估流程、社区矫正对象接收登记及日常监督管理,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
“部门+社会组织”联教,分类教育靶向施策。邀请公检法一线执法骨干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做广做深重点人群教育。积极与妇联、民政、公安等部门沟通对接,组建“陶小爱”特聘讲师团,根据不同矫正阶段不同特点,建立分段教育机制,增强教育矫正实效性。引入“沐阳公益之家”、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阳羡女学苑”等公益社会组织,开展法治教育、菜单式小班化精准分类教育、心理体系建设教育、项目化去标签化等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做精做优分类教育。今年以来,联合各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共计35次。
“线上+线下”联管,智慧核查双向保障。依托省级平台,做到基本信息网上录入,业务工作和执法流程启用签名捺印系统网上办理,各类文书报表、工作档案、考评结果网上生成,实现“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结果网上查”。通过矫务通、在矫通、协矫通运用,落实管理对象全矫正周期,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移动式管理,综合运用监控、信息化核查、电子定位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信息化核查工作。严格社区矫正执法质量标准,对社区矫正执法衔接、执法流程、档案管理、教育帮扶等内容定期开展自查互查,与宜兴市检察院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开展案卷质量评查,以评促改,以评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