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市场叙事|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更趋复杂
除了等待三季度经济数据来观察经济复苏情况之外,三季度影响国内金融市场情绪重要因素是美联储政策紧缩的外溢性影响,集中体现在汇率和股票市场方面。
首先,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最大累计涨幅超过了20%,美元指数最高接近115,但在上半年,美元的上涨幅度也就10%,即三季度美元更为强势,相应非美货币在三季度就面临了更大的贬值压力。例如,日元汇率由135贬至150附近、欧元兑美元则由1.05贬至0.97,打破20余年始终维持在平价之上的局面。对于人民币而言,虽然今年以来的贬值幅度远低于其他非美货币,但三季度兑美元的贬值速度同样也是快的,人民币兑美元在岸汇价由6.7贬至7.25附近,贬值幅度也超过了8%
其次,与其他非美经济被能源进口侵蚀国际收支导致的汇率贬值不同,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更多源自美元的强势,从对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而言,8月份至今,人民币汇率指数就基本稳定在102附近,此与今年3月至5月,人民币汇率指数与兑美元汇价同步贬值是有所差别的
第三,从GDP增长构成来看,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依然有1.1%的可观幅度,要高于今年前两个季度,即在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价的贬值成因中,来自基本面影响是有限的。
不过净出口能否持续保持对经济的强拉动存在不确定性。因为,自2021年5月以来,贸易顺差与进口的关系就出现了明显变化,贸易顺差更多来自于出口单向的推动,即在全球供应冲击引发出一个额外的外需推动下,进口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顺差由6000亿美元升至目前的近9000亿美元。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修复,这个额外量可能会削弱,实际上今年以来已经看到了细微的变化,所以汇率始终受到基本面的压力。
第四,除了上述美元和基本面因素之外,人民币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也是观察人民币汇率的一个视角。鉴于自2018年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正式挂牌交易,类似“巨无霸”指数,可以通过人民币计价的原油价格与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比值——INE/WTI,来观察汇率的变化情况,5月底INE/WTI比值开始快速上升,由6.6升一路升至9月中旬的8.0,之后就稳定在7.8附近,显示出此指标可能有前瞻性观察汇率波动的作用
综上,三季度集中在汇率上的变化,反映出内外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而这一复杂性决定了,后期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一定会更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