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中芯国际股权(张汝京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
张汝京(RichardChang),毕业于台湾大学,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半导体材料创研中心执行顾问。
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特聘科学家。青岛大学名誉院长、青岛大学讲席教授。
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10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IC运作,担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兼CEO张汝京宣布辞职,正式进入LED研发制造及LED相关应用产品领域,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在国内投资了4家LED企业,涵盖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和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投资金额超过35亿元,致力于环保与健康领域。
中芯国际是国企吗还是台企?
外资企业。
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纳米。
企业介绍: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其目前的主要业务是集成电路设计,而张汝京则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在2000年成立了这家企业。虽说中芯国际是由张汝京一手创建的,但是中芯国际却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也就是说它不是国企。
以上内容参考:百科-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实际控制人是谁?
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截止2009年5月,中芯国际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厂和三座200mm芯片厂,在北京建有两座300mm芯片厂,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深圳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兴建中,在成都拥有一座封装测试厂。
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提供客户服务和设立营销办事处,同时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此外代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一座300mm芯片厂。
中芯国际自创建以来,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业。2010年公司继上市当年后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并且收入额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将着重强化生产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客户,走进稳定、发展及战略竞争的新纪元。
中芯国际老板是谁?
法定代表人:赵海军。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3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2004年3月18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0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
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年7月28日,是中国内地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中芯国际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业务范围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
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纳米。我们的测试服务则针对逻辑电路、存储器、混合信号电路等多种芯片。
中国芯的功臣张汝京,放弃高薪回国创业,一切为了什么?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作为信息存储和运行软件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芯片了。当今芯片行业做得较为出色的莫过于美国以及韩国的三星等个别行业。我国建国到现在总共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发展国家肯定要从工业开始发展,很显然我国的第三产业相比于其他的国家起步较为缓慢。但是我国的人才如此之多,张汝京这样一位才人,为我国带来了飞速的进步。
张汝京外出求学
张汝京1948年出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在他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出国深造,于是他来到了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并且在那里主修工程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以及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他将他的前三十年都用于了攻读学位上,但是他却一直没有闲着。
他在国外的日子里,在德州仪器工作了长达20年的时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和台湾地区成功登上了管理位,管理了接近20家工厂。就在我们看来,能够走到这一步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厉害了,许多的人就停留在这个位置,每天只需要工作几小时管理工厂,拿着一大笔工资安逸的生活。但是张汝京却不这么想,他一直心系祖国。
回国创业
2000年时候,选择回国很久的他终于来到了祖国大陆,在他回到祖国大陆之后,他便积极地投身于工作之中。现如今上海也是我们的主要经济中心,在当时政府等等各级组织都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且积极地支持他,在上海当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工厂——中芯国际。
但是问题又来了,工厂建造起来了,工人们怎么解决,技术人员也没有,当时的国内学习这一门技术的人少之又少,核心人物更是没有,当时的张汝京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在海外留学的国人都留在了国外,做得好一点的人根本不想回来,因为国内相比较于国外,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都得不到保障,要是国内有这样的公司,谁会愿意待在国外?
张汝京就做到了,2000年,张汝京只身一人来到了美国,招募回国的人才,在那里,他展开了一个大型的演讲会,并且主持讲解了很多场次。在他演讲的时候发现,台下面有许许多多的华人,他们都抱着一颗回国的心,但是他们也不想丢弃自己现有的待遇。于是张汝京告诉他们,我做的这么大我都放弃了,我一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从强盛到衰弱
就这样,一路招兵买马公司逐渐壮大到几百人,甚至还有外国人来到这里。员工的问题解决了,技术的问题也要解决,张汝京当时申请国外的进出口许可。在当时这个许可是非常难拿到的,但是中芯国际做到了,并且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中芯国际的第一颗芯片顺利完成,仅仅耗时13个月。
2003年,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6个亿,成长的速度非常惊人,甚至一举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芯片制造公司,虽然相比较于其他的大型芯片产业有所差距,但是已经相当完美了。
2004年,中芯国际的实力经济水平成功超越新加坡的著名半导体公司。但是时间不长,从2007年开始,公司的营业收入不断下降,甚至还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威胁压迫,产生专利纠纷问题等等。09年,大唐控股成为了中芯国际的最大股东,并且同年,张汝京离开了中芯国际。
总结
离开中芯国际的他并没有灰心,并且一直投身于研究之中,2018年,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成功创建,并且他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势必要将公司做大,让自己的芯片事业更加辉煌,让祖国的芯片发展更快,忠“芯”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