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街道“四有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2022-10-21 21:37:05

  一是心理健康服务有场所。积极利用辖区心理服务站、2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室,形成集心理疏导、情绪宣泄、纠纷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积极面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测量、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10余项心理服务。各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健康小屋、悄悄话室、妇女之家、心理咨询室、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心理健康服务有队伍。不断整合综治、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力量,成立由街道相关领导干部、科室,社区具体工作人员等20余人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促进社会心理体系的完善。聘请1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对工作组成员进行针对性专业培训,同时挑选出善于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的人员,成立专门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协助服务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积极为辖区百姓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是心理健康服务有平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问卷通过专业医生进行心理评估,掌握社情民意,摸排各类心理问题,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初步建立心理健康台账。对辖区现有的社区矫正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逐一落实教育稳控措施。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由社区网格员实行定期,随时记录情况,及时开展帮扶慰问。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开展社会心态预警预测,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

  四是心理健康服务有氛围。积极开展针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疏导、心理保健、心理卫生、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利用周一、周四全员核酸检测,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服务。48名网格员定期利用群众服务群、短信平台发送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各社区先后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0期,发放知识宣传册1500余份,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

下一篇:国籍地区怎么填
上一篇:大利好!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启动 转融资费率下调 市场人士:引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