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美债低利率时代的黄昏 建议关注中国优势资产
的长周期驱动3因素中,都可以看到“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通胀压力较轻,抢占先机,而美国陷入“紧缩+衰退”共振。建议关注“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资产。
引言:美债利率长上行周期的3大驱动因素满足其二:“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呼之欲出提升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但“逆全球化”也增强了美元信用。
美债利率的3大长周期驱动因素:通胀压力/经济增长/美元信用。二战后美债利率经历了40年上行周期+40年下行周期,当前是否会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二战后美国从通胀到“滞胀”,工业3.0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美元信用尚未完全构建,均支撑美债利率持续回升;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80年代以来全球化缓和滞胀压力,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减弱,美元信用确立,都在驱动美债利率持续回落。
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通胀压力大/经济增长高/美元信用弱。美国60年代通胀以及70年代的“滞胀”,美债利率持续维持高位;美国主导的工业3.0和马歇尔计划,以及战后的“婴儿潮”带来的消费潜力释放,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并抬高美债利率中枢;二战后美元信用逐步构建但立足未稳,4次美元危机也迫使美联储提高美债利率,为美元提供“风险补偿”。
美债利率40年下行周期:通胀压力小/经济增长弱/美元信用强。80年代美国积极拥抱全球化,叠加信息化浪潮带来的通缩效应,有效缓和了通胀压力,美债利率持续回落;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减弱,美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下滑,低利率催生的超前消费/地产投资也无法有效拉动美国经济,美债利率中枢下移;80年代以后,“四大支柱”夯实美元信用,也打开美债利率下行通道。
当前:美债利率是否开启新一轮长上行周期?美债利率长上行周期开启的条件基本满足其二。“逆全球化”约束美国通胀高位,将导致美债利率持续高位;已拉开序幕,提升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也将提高美债利率中枢。“逆全球化”反而增强美元信用。
此消彼长,拥抱“高质量发展主线”的中国资产。美债利率的长周期驱动3因素中,都可以看到“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通胀压力较轻,抢占工业4.0先机,而美国陷入“紧缩+衰退”共振。建议关注“此消彼长”的中国优势资产—短期:中国优质资产的3线主线。中期:上一轮美债利率40年上行周期中,美国工业3.0相关的板块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关注工业4.0主线下的中国优质资产,尤其是利润率驱动的中国FAANG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