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上市公司火速回购 新规立竿见影!增持回购成潮流 更多真金白

2022-10-17 07:14:38

  时报

  股份回购是国际通行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10月14日,深交所修订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回购股份》《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股份变动管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合实践并顺应市场需求,规则修订旨在进一步提升回购、增持的制度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回归。

  

  披露回购股份方案,拟回购4亿元~8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告称,于10月14日收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聂腾云先生的提议,在未来12个月内以1亿元回购500万~700万股公司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计划、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或减少注册资本等。董事长提议回购2亿~3亿元,董事长提议回购1亿元~1.5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

  公告称,于10月14日收到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郭玉梅女士出具的告知函,其计划在公告披露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5000万元。

  沪市方面,截至时报

  回购实施进展和结果的披露共计17家,包括城投控股、滨化股份、龙蟠科技等,已回购金额13.33亿元,不少公司在前期披露回购进展后短期内又进行了大额回购,如新凤鸣、科达制造、大名城新增回购金额均超过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增回购的公司有半数是回购的“常客”,如此前已进行过1次回购,又如本次回购已是其上市以来第5次回购。

  此外在增持方面,

  具体来看,沪市新增增持计划6家,分别为三安光电、华润双鹤、四川路桥、理工导航、统联精密和金石资源,计划下限金额合计2.13亿元;增持实施进展和结果23家,包括用友网络、中国西电、玲珑轮胎、瑞丰银行、顾家家居等,已增持金额9.91亿元。

  上市公司的董监高人员成为了本次响应增持的“主力军”。41个增持主体中,董监高有27个,达增持总人数的66%,展现了董监高群体对自家公司未来股价的信心与定力。而新增增持计划中,“国家队”表现抢眼,地方国企的控股股东蜀道集团在完成上一轮高达5.77亿元的增持后,继续发布4亿元上限的增持计划,彰显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深市公司抛出800亿回购方案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调整。为提振市场情绪、传递发展信心,市场回调之时,A股上市公司纷纷打出增持、回购组合拳。

  2022年以来,深市共有226家上市公司新发布了拟进行股份回购的公告,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800亿元。275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金额合计已超450亿元,顺丰控股、美的集团、比亚迪、万科A、中联重科、荣盛石化等多家公司已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116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重要股东披露了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超80亿元。

  9月以来,25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103亿元。其中主板公司10家,创业板公司15家,6家公司拟回购资金超5亿元,有20家公司表示回购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14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披露了增持计划,71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施了股份增持,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

  

  其中,9月23日发布公告显示,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按回购金额上限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70元/股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不低于2,857.14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8%。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面对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2022年推出两期合计高达40亿元的回购计划,用以实施员工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完成了首期20亿元回购。顺丰的回购,既充分坚定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顺丰控股的业绩也印证了这点。前三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上升,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最高至45.7亿元,同比增长最高可达154%。

  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后不久,就“闪电”完成了回购。以中际旭创为例,公司9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该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10月11日,便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实施完成的公告。公告显示,9月19日至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近3亿元,回购股份数量为1115.61万股。10月11日,公司接续推出新的回购方案,拟回购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本次回购是基于对光模块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经营业绩的信心,并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而进行的回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球主要云计算互联网企业加强对数据中心200G和400G光模块的部署,部分重点客户已准备上量800G.公司认为,受数据流量和带宽持续增长的影响,光模块行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股价与公司基本面出现背离的情况下,公司基于对行业及自身经营业绩的信心,并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进行了新一轮回购。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涂婧清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购可以向市场彰显对于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利于提振短期股价表现,回购资金的流入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另一方面,在股价连续下跌后或者股价较低时进行回购,有利于控制增持和回购成本。

  今年以来沪市14家公司实际回购超10亿元

  事实上,今年1-9月,沪市共有234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实际回购金额达到587亿元。其中,有14家上市公司实际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129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重要股东披露了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约100亿元。

  9月以来,有21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其中主板公司14家,科创板公司7家,回购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近60亿元,有9家公司表示回购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此外,12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披露了增持计划,合计拟增持超2亿元;3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施了股份增持。

  据证券时报

  8月29日,中国石化披露总金额12.5亿-25亿元的回购方案,是公司上市22年以来首次实施股份回购。

  1月21日,中国移动控股股东增持7.1亿元,并同时发布30亿-50亿的增持计划,1月21日至1月27日短短几天内累计增持15.09亿元。

  3月9日,恒力石化披露回购10亿-15亿元,累计回购10亿。为同时期全市场金额最大回购。

  3月8日,海尔智家发布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海创智增持及增持计划,海创智当日增持金额为1.45亿元,并计划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2至3.5亿元。3月18日,海创智完成增持,累计增持1571.22万股,增持总额3.48亿元。3月30日公司发布回购计划,拟在12个月内回购15亿-30亿元,截至9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5810万股,回购金额为14.68亿元。

  今年4月以来,控股股东蜀道集团先后发布三次增持计划,增持金额区间分别为5亿-10亿元、3亿-6亿元、2亿-4亿元。其中,前两次增持计划已完成,蜀道集团增持金额分别为5.44亿元、5.77亿元,增持比例分别为1.14%、1.13%;第三次增持计划将于10月17日开始。

  梅花生物进行了连续的回购。首先,公司于2021年11月13日披露回购报告书,于2022年5月9日完成实施公告,公司累计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84%,使用资金20020.15万元,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用途。随后公司于2022年5月23日新增回购方案,拟回购总金额不低于8亿元,不高于10亿元,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已回购3240.53万股,支付总金额34425.29万元。

  3月4日,公告,部分经销商认购的私募基金计划增持1亿-2亿元,实际增持1.04亿元;3月10日,高管李云海计划增持500万-1000万元,实际增持514.71万元;9月23日,3名高管计划增持4500万-9000万元,尚在进展中。

  充分用好新规保障投资者利益

  规则发布后,一批公司发布了回购、增持计划,有的则积极实施回购或增持。总体来看,相关公司、董监高、大股东等均表达了对回购、增持制度持续优化的欢迎,对“建制度”保障市场平稳发展方面的作用表达了肯定及支持。

  “不管是2018年修订回购规则缩短决策程序、增加回购情形,还是本次修订回购、增持制度以放宽回购股份限制、优化窗口期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制度的持续优化在一步步为资本市场的平稳、有效运作提供助力,使得上市公司及关键人员在市场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董秘李跃进表示。

  李跃进介绍,此次规则的修订优化,给予投资者信心,有助于维护上市公司股价、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今年9月16日以来,已实施回购金额3.35亿元,公司希望用行动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坚定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也将持续用优异的成绩为投资者们带来更好的回报。

  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市20多年的公司,可以直观感受到资本市场的回购、增持制度在不断完善。包括《公司法》前次修改,增加了回购股份的情形,以及之前增持规则修改,删除了控股股东增持的窗口期限制等,都持续为上市公司提供更便利好用的市场工具。本次制度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特别是缩短了上市公司回购和董监高增持的窗口期,进一步提升了实施的便利性,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迅速采取措施,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该人士表示,自2013年至今,实施了六次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共计24.2亿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施了两次股份增持,增持金额共计3.1亿元。目前公司股份回购计划和股东增持计划均在实施中,积极展现对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努力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方面指出,证监会和交易所于近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董监高股份变动管理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优化了上市公司回购条件,完善了回购和增持的窗口期,提升了回购、增持制度的包容性和便利性。

  “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鼓励更多上市公司和董监高加入到回购和增持的队伍中来,可以更好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该人士介绍,公司于2017年5月上市,分别于2020年、2022年两次进行回购,共计金额1.98亿元。据介绍,公司董事长王锦华个人于2021年增持5700余万元,公司回购加实控人增持金额总计逾2.55亿元。目前看,公司历次回购、增持都对投资者信心起到很好的提振作用,对公司股价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也塑造了公司在资本市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财富。

  从数据上看,金石资源历次回购和增持方案发布时的市值分别是52亿、58亿、99亿,截至目前公司市值185亿。

  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威胜信息,这次推出了上市以来首次股份回购方案。对此,公司方面有关负责人对

  “新规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方式维护公司合理价值。”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正红接受证券时报

  公告显示,在新规披露当日,实控人、董事长兼总裁阮鸿献增持了300万元公司股份。

  李正红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票,是基于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相信公司未来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让员工有更好的收益,让股东有更好的回报。

  董秘符勤接受时表示,增持回购规则的修订既鼓励上市公司及董监高合规回购增持,向市场传递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又保障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及经营发展规范有序。本次修订规则实施后,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董监高回购增持股票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对于建设持续健康、良性的市场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也将积极主动运用回购工具,努力维护公司价值、维护广大投资者的股东权益。

  “当上市公司价值被明显低估等特殊情况时,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的方式,积极维护公司股价,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会严格遵守新规要求,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开展回购业务,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下一篇:千熙桥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5% 施工进入冲刺阶段
上一篇:汽车芯片世界排名(汽车芯片排名前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