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第一届特级教师工作室扬帆起航!
近日,思明区第一届特级教师工作室集体亮相。为何要成立?都有哪几个?成立以后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你关心的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新时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大潮中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用好这一群体的专业力量,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教育强区品牌,培养更多优质教育人才,思明教育正式成立了第一届特级教师工作室,共设7个工作室。
特级教师工作室将以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为研究重点,辐射带动思明区名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成长,造就一支在厦门市乃至福建省、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层次学科教学团队。
程金元,湖滨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持过思明区首批名师工作室、厦门市第二批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先后完成区级以上10项课题研究和结题工作。发表CN以上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工作室以《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为抓手,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等能力。
工作室将围绕“培养智慧的学生,成就智慧的老师”的目标指向,通过研训结合,培养创新能力,提炼教学实践经验,升华教育教学模式理论,成就“明道、立德、治学、爱生”的特色教师、名牌教师。
高翔,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厦门市首届小学科学专家型教师、教育部和福建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信息技术视角:小学科学教学前沿探索》等。
工作室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和《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为共同研究课题,探索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教学策略方法和流程,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单元结构化知识和框架。
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引导成员自主选择某一方面的内容,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同伴互助、交流研讨、课堂展示等方式培养教师研究意识,掌握研究方法,逐步成为研究者。
罗炳杰,大同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曾主持过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码书码课技术的青年教师培养研究》,发表CN刊物的论文20余篇。
工作室围绕《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增值评价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开展各项工作,致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和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增值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室以“相互学习,发挥优势,学有所成,形成主张”为教师发展的总目标,助力每一位教师成为有特色有主张的好教师。
赖景琼,大同中学音乐教研组长、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库成员、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厦门市首届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评选一等奖,主持过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
工作室依托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音乐作业设计研究》促发展,从理论的角度掌握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作业设计的概念及研究基础,结合团队教师已有的个体经验进行探索和总结,打造有意义的音乐课堂。
工作室秉持“同伴互助、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师德修养、改变学习模式、建立互助关系、丰富文化生活等途径,带动老师们实现最优化的专业成长并保持动力和生长力。
李春萍,厦门第二实验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以上重点课题,
工作室围绕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进行深度研究,通过教师创设的层次化问题情境,精心引导同学面对真问题,真探索、真质疑、真思考。
工作室致力搭建“网络交流、问题研讨、课堂展示、取长补短”的互助平台,坚持“以研促教、以教导学、反思促改”的实践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和引领团队在互助研修过程中共同发展。
林睿,滨北小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教学带头人、厦门市首批专家型教师。曾获省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小学语文学科一等奖及小学组特等奖,教学成果福建省二等奖。
工作室提出“浸润汉字文化,提升核心素养”的主张,以“基于汉字素养提升的统编版教材运用研究”为总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让语文汉字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带动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工作室采用“导师带小组”的形式,多措并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工作室成员的视野,夯实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效促进研修成员的专业成长。
曹美云,前埔北区小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厦门市首期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指导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区级4项。
工作室以课题研究《指向深度学习,构建语文“学导课堂”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全面开启以“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堂变革新征程,加快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素养提高。
工作室以“带好一个团队,抓好一个专题,做好一次展示,拿出一批成果”为抓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力争让工作室成为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台、辐射的中心、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