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再添新军双重市场助力创新研发 诺诚健华“奥布替尼模式”
进展看,诺诚健华丰富的早期管线差异化明显,也将迎来兑现期。浦银国际研究指出,在奥布替尼之后,积极布局新一代药物分子和靶点,目前已有十多款产品在临床开发阶段,包括在血液瘤领域继续深耕,包括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样的大适应症深度布局,包括奥布替尼、tafasitamab等;在实体瘤和自免领域执行精准化和差异化布局,在竞争格局较好的靶点中寻求同类最佳/首创机会。未来3-5年,有机会看到这些产品在临床中推进、甚至获批上市,成为重要的股价中长期催化剂。
上述目前诺诚健华的布局以及阶段性成果,与其团队的搭建和巨大的研发资金投入有着密切关系。
事实上,对于Biotech尤其是正向Biopharma迈进的企业而言,完成商业化转型的难度不亚于从0到1的研发创新,组建优秀的团队及招募人才已是发展第一优先级。有行业统计,从TOP10创新药企来看,60%已建立起以职业经理人为领导,研发+商业化并行的团队。
如诺诚健华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拥有辉瑞、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等大型跨国药企的资深工作经验,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如首席技术官陈向阳过担任的首席科学家、保诺科技有限公司的医药化学部门主任、高级总监及执行总监等;首席医学官张向阳在临床实践、学术研究及医用药物发现与开发拥有超过 30 年工作经验,包括超过 20 年的药物研发经验曾供职公司、、葛兰素史克等。
而据梳理,诺诚健华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23417.30万元、42330.60万元和73271.40万元,2021年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高达70.25%。
此次诺诚健华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药研发项目、药物研发平台升级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新药研发项目及药物研发平台升级项目资金超过一半以上,更多的拟投向多项候选药物的研发。
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诺诚健华有1款产品上市销售,12款产品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Tafasitamab已获批在博鳌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使用。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完成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等工作,预计将继续产生较大规模的研发费用。
上市募集资金对于诺诚健华创新药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是由于港股市场融资方便境外资金周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境外业务发展以及国际化战略推进。与此同时,目前也有多家港股上市药企选择回归A股,通过“H+科创板”再度打开资本支持通道,支持处于高位运转的研发投入,如和康希诺均为“H+科创板”企业等。
H+A股双重上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幅研发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有助于企业可持续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