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消费”兴起 当心“踩雷”

2022-07-28 12:44:02

  朋友外出聚餐先查一下必吃排行榜,购买化妆品先搜下博主的种草笔记,外出旅游前先搜集一下攻略,入手电子产品时先参考专业人士建议……种草已成为当下新的消费方式,影响着年轻一代。然而,消费者在享受种草的同时,一些代发代写、虚假消费经历的测评或笔记随之出现,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当种草消费变成踩雷

  每次看到博主推荐的一些实用产品,我都很心动,想买来试试!90后的小美,下班后没事就掏出手机刷刷小红书、抖音。上个月,小美在网上看到一款添加了烟酰胺的某网红面膜,不少种草笔记都写着亲测好用,不仅可以美白亮肤同时还能修护肌肤屏障。小美很心动,跟着也买了两盒。

  买回来敷到脸上后总有刺痛的感觉,敷完和敷之前完全没有区别。小美吐槽,连补水的效果都没有,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小美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发现,该面膜与普通面膜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成分。这次的踩雷经验,让小美对网上种草笔记失去了好感。

  消费者汪女士表示自己也曾因种草笔记踩雷。汪女士是旅游爱好者,每次旅行前都会搜一下目的地好吃、好玩的地方,依据就是网上的种草笔记。多数情况下推荐的内容不错,但有很多笔记‘水分很大’。汪女士坦言,比如极力推荐的餐厅其实菜品一般、价格高、服务差,分享的打卡胜地使用滤镜过度美化,真实景观与严重不符。

  不要过分依赖种草笔记

  所谓的种草是网络流行语,泛指把某种事物推荐给他人,让别人也喜欢该事物的行为。种草的说法最早

  对消费者而言,既希望买到最好的产品,又想在购买时省时省力。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要买好东西就得‘货比三家’,纠结一番。业内人士表示,种草抓住了消费者心理,让消费者从原来的被动消费变成了体验消费。

  据相关数据显示,种草经济的消费者中,27至39岁的人群中近一半的消费者有过3—5次的被种草经历,其中服饰鞋包、食品以及美妆护肤是消费者容易被种草的品类,因为这些品类较为热销且有着较高的需求量,推广分享时能获得可观的流量。

  然而,在27至39岁的人群中,有72.4%的消费者表示受过虚假种草的影响。虚假种草相关话题也曾多次在网络上曝光。明知或应知内容不是发布者的真实经历,却以营利为目的虚构‘种草笔记’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规定,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相关人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消费者,不要过分依赖种草笔记,应不断增强理性消费意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力。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和标准,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下一篇:每日优鲜回应关闭极速达业务:为实现盈利目标调整前置仓业务
上一篇:田庆盈、胡云任四川省副省长 尧斯丹辞去副省长职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