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近期多家科创板公司正在密切对接询价转让的工作事宜,或将成为常用的减持方式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喜,大全能源业绩增幅最高,为344.28%。
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在接受《证券日报》
科创板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投资者交易理性,以形成专业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业界认为,解禁后个股流通性提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流动性,为机构投资者等长线资金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兴业证券策略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当前公募基金与陆股通对科创板仍属低配,而流通股本偏低或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增配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公募基金为例,今年一季度,公募对科创板个股的重仓顺序与流通股本及流通市值大小基本呈正相关。未来随着更多筹码进入流通,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的市场交易条件,也将进一步打开增配科创板的空间。
7月15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配套业务指南,做市商业务将进入实操阶段。“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将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韧性,充分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也有助于消化解禁减持压力,推进科创板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孙金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