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开放麒麟加速开源生态构建
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该平台将打造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
6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证券日报》
有望加快国产操作系统
普及与商业化进程
“开放麒麟”是中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据悉,其基于麒麟软件数十年的操作系统研发成果、十多年的开源社区开发和建设经验,由国家工信安全中心联合普华基础软件、麒麟信安、中国电科32所等单位共同建设。
此次各方共同推动平台构建,对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起步较晚,国产操作系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规则不明确等现象。
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项立刚对《证券日报》
传统国产操作系统经过了从“不好用”到“能用”的阶段,正加速向“好用”阶段发展,相关商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此同时,各类新兴国产操作系统品牌也不断涌现,但受限于积累时间较短,商业应用适配成熟度较低。
“行业共建开放平台将建立统一标准,有利于开发者及厂商适应市场化规则,并推动标志性的商业化应用出现。扩大商用基础是提升国产操作系统利用率的关键。全面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内企业、行业商用,将有利于国产系统扩大布局和生态的蓬勃发展。”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袁博认为。
加速构建国产操作系统
开源新生态
纵观市场,目前,按照应用及设备类型,主要操作系统可划分为桌面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三大操作系统为Windows、Mac OS和Linux发行版,除了技术的成熟性和稳定性,生态环境也是这三大操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以来,华为、阿里等企业纷纷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捐赠,鸿蒙、欧拉相继开源,也带动国产操作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看来,“开放麒麟”以社区的形式吸引产业链合力,将推动操作系统技术持续发展,打造更加丰富的Linux操作系统生态,为我国产业链乃至全球的IT设施提供可靠的基础软件服务。
不过,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其能否生存下来并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进行多方考量。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国产系统的落地,除了操作层面,还需要顶层支持,建立成熟的生态体系、差异化战略,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走出差异化路线。
透镜公司联合创始人许卫国对《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