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半年收官:恒生科技指数强劲反弹,下半年市场继续修复
6月30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0.62%,跌137.1点,报21859.7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36%,报4870.3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36%,报7666.88点。
中信证券指出,下半年,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且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港交所ETF通、SPAC等新政的推出料将带来新一轮的改革红利。结合港股的估值优势,预计全球资金将延续5月下旬以来持续增配的趋势,推动港股在下半年继续修复。
在69只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有29只个股在今年上半年上涨。中国海洋石油、万洲国际分别以42.63%、38.84%、26.8%的涨幅位居前三位。
恒生科技指数中,2022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是理想汽车和快手,涨幅均超过20%,分别为24.61%和21.3%。舜宇光学科技、商汤、哔哩哔哩、瑞声科技等跌超40%。
回顾2022年港股上半年走势,港股市场在年初延续了2021年末的走势,但在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的利空影响之下,恒生指数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至3月中旬的近期低点,随后在“政策底”利好的加持下,开启反弹。
6月30日,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流入达75.20亿港元,已连续16天净流入,本月合计净买入533.88亿港元,创16个月新高。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南向资金已合计净流入2076.32亿港元。
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为200.79亿港元和216.3亿港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54%及91%。这充分说明,南向资金的交易规模逐渐攀升。
广发基金预计,未来南向资金季度流入速度的中枢将在800亿港元,年流入规模在3000亿港元,5年流入规模在1.5万亿港元,约为港股通当前累计流入规模的63%。5年后南向资金在港股持仓市值占比将达到10%左右,较当前的持仓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而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显著更高,预计成交占比将接近20%。
中金公司投研团队表示,相比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海外中资股市场仍然呈现出相对韧性,而且港股通资金流入还有所加速。目前来看,外围环境仍将是港股的主要波动源。不过,外部的动荡不至于完全扭转当前港股形成的反弹趋势。
“在估值仍具吸引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政策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们预计港股市场或将继续呈现出相对韧性。另外,从寻求确定性以及比较优势的角度,如果外部波动进一步持续甚至可能会促使部分海外资金流入,例如近期追踪中国股票的部分海外ETF基金呈现大规模流入便是一个佐证。”中金公司判断。
中信证券指出,下半年,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且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港交所ETF通、SPAC等新政的推出料将带来新一轮的改革红利。结合港股的估值优势,预计全球资金将延续5月下旬以来持续增配的趋势,推动港股在下半年继续修复。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研究院副院长张忆东看好成长领域的长期阿尔法机会,重点淘金新能源车、互联网、物管、体育鞋服、社服餐饮等行业;在传统领域的反弹行情,首推港股地产,寻找复苏领域里面弹性最大的行业。除了地产以外,券商、银行、保险、能源等传统行业的价值股在港股中具备类债券的配置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