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在创新发展中夯实税务管理基础
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世界首台高原型轮式装载机;在行业内率先首发设备,首台电动装载机销往海外……取得这些亮眼成绩的,正是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广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展国际化战略的第20个年头。在推动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中,柳工聚焦主责主业,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夯实税务管理基础,确保重大改革、重要业务的税务合规性。
内控建设中注重发挥团队作用
作为一家拥有30余条产品线的国际化国有企业,柳工在全球设立了20个制造基地、5个研发基地,有超过1.7万名员工。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柳工的产品。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柳工对内控建设的长期重视。
柳工财务总监黄铁柱表示,柳工非常重视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将税务风险防控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据介绍,柳工在财务部设立了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明确相关人员的岗责分工、风险评价的尺度标准、风险反馈的执行规范,并在各子公司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税务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审核企业合同签订、产销货物管理、资产处置、技术研发、重大事项方案制定等事项的税务风险,逐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柳工税务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实际梳理各税种的管理流程和潜在风险,按税种编写税务管理手册及税务事项管理手册。柳工还不定期组织集团内有关部门以及下属子公司开展税务自查工作,系统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并有效应对,及时、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柳工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在步稳蹄疾的“走出去”征程中,海外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同样高效运转。黄铁柱告诉
得益于柳工对税收遵从工作的重视和对税务内控机制的持续完善,今年企业获得了纳税信用评价A级纳税人荣誉奖牌,办税人员刘凤玲被聘请为税收监督员。“这是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对我们税务管理工作的认可!”黄铁柱欣喜地说。
重大改革中注重税务风险防控
2020年12月,柳工成功引入招商局资本、双百基金等7家高质量战略投资者,共募集资金34.15亿元,成功构建“中央和地方国企优势+市场化机制+战略伙伴协同”的广西国企改革发展新模式,成为典型案例。柳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光安表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多种交易类型,结构复杂,丝毫不能马虎。为此,柳工在混改计划落地前就作出了周到的税务安排。
黄铁柱介绍,柳工此次混改涉及与7家企业的财务整合,混改前后的业务往来、申报数据、欠税数据
作为专案小组成员,柳工办税人员刘凤玲告诉
技术研发中用足用好税收优惠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柳工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已具备逐渐强大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实力。2021年,柳工成功突破振动噪声控制等关键技术,多次获得省部级表彰;成功自主研发制造“”,引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时代”。
黄铁柱介绍,柳工作为国家级创新企业,始终坚持攻关核心技术,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实打实的税费优惠红利。据了解,2021年柳工的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0%。同年,柳工通过充分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累计享受减免退税金额约3.89亿元。
“要想合规享受鼓励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研发费用管理十分关键。”黄铁柱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