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月末继续开展100亿元逆回购 专家预计6月中下旬流动性需求或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1%不变。鉴于当日有1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故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5月份以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均为100亿元,即便月末也不例外,可见当前流动性充裕。流动性指标也印证了这一点——从DR007来看,Wind数据显示,5月20日至5月27日DR007始终处于1.71%以下的较低水平。截至5月30日16时30分,DR007加权平均利率虽略有抬升至1.7894%,但依然远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另外,隔夜Shibor亦维持较低水平。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其5日均值、10日均值分别为1.3644%、1.3532%。
对于月末流动性充裕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在接受《证券日报》
展望6月份流动性,梁斯预计,随着经济运转逐步恢复正常,企业生产、居民消费需求将陆续回暖。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确保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6月份为年中时点,考虑到缴税以及考核等因素影响,预计6月中下旬流动性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大。另外,6月15日有2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届时将进行续作,对流动性总量影响有限。
央行有关负责人5月13日强调,“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此背景下,6月份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是否还有进一步降息可能?
谭逸鸣认为,从目前经济运行状态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票据利率所反映的宽信用情形来观察,降息可能性仍存,包括政策利率在内,也不排除出现类似于5月份单边调降LPR的情况。
梁斯则认为,5月份LPR是5年期以上品种调整、1年期品种并未调整,叠加监管部门已连续出台了众多稳增长措施,因此6月份是否会降息会需根据经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