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支招稳增长提信心: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恰逢其时

2022-06-01 21:10:31

  3月份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风险挑战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后,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各部委也随即部署了具体的稳经济政策措施。

  5月31日晚,在北大国发院第158期“朗润·格政”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与北大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刘元春表示,当前是稳经济的窗口期和关键节点,召开稳经济大盘会议、部署一揽子措施,就是要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特别是二季度要实现正增长,失业率要下降。他指出,当前必须实施特殊的政策,帮助复工复产,打通因疫情产生的各种国民经济循环的断点、堵点,同时也要加大疫情救助和经济的推动力。

  首先是房地产下滑严重。今年前4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了29.5%,比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的降幅还大。由于房地产一直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下滑必然会对GDP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此,刘元春表示,最重要的依然是抗疫,因为抗疫胜利是整个经济复苏的前提,只要疫情不结束,经济要想真正的完全常态化是很难的。因此,抗疫依然是大量工作展开的前提。也要对受到疫情强烈冲击的市场主体进行疫情救助,只有保证市场主体的存在,才能保证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的信心。此外,在抗疫的同时还要使复工复产、经济循环尽可能地向常态化状态进行恢复,经济要循环,要防止停摆。

  “这几个环节,是有先后顺序、有轻重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刺激经济一揽子政策中也有先后顺序,因为有些政策是短期能够见效的,但是在中期可能是难以持续的。有一些在中期可以持续,但是短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刘元春称,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安排不同的政策工具,使一揽子方案有搭配,有实施的路径。

  对于目前继续采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姚洋表示,基建对于经济产生了托底的作用,但其拉动作用却越来越小。一方面目前的基建需求有限,只有在特定的行业里才有需求。另一方面基建对就业刺激并不大,居民收入增长有限,就无法刺激消费。

  此外,由于各地收入不平衡,中央政府不能采用发现金的方式刺激消费。对此,姚洋认为,可以由中央批准地方发行地方债。近期全国多地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经济需要一些有冲击力的政策提振信心,特别是提振消费信心,增加需求来保市场主体。

  “最关键的是要有需求,没有需求市场主体就活不下来,要让他们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在疫情慢慢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出台一个消费的刺激政策是恰逢其时的。”姚洋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消费不足,要抓主要矛盾。

  有观点认为一次性的现金补贴,很多居民并不会拿来消费,而是会进行储蓄。姚洋认为,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月光族来说,一次性补贴的现金很快就花掉了,而最贫困的群体则是欠债生活的,没有必要担心消费补贴会变成储蓄。此外,姚洋还谈到,进行现金补贴也是推动央行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好机会。

下一篇:松原股份:当前汽车行业最差时间已经过去 对2022年业绩充满信心
上一篇:上海首批集中供地首日:20宗地块成交总额495.78亿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