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以后配置什么样的保险合适?
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当时的生活水平非常有限,年轻时基本上都经历过比较艰苦的生活,因此也普遍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人们一旦养成习惯以后,实际上是很难改变的,即便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固有的消费观念已经形成,很难按照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去看待。
我们家曾经有一个老邻居,小时候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吃了不少苦,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城市,当上了工程师,也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来还当上了领导,退休以后的工资水平在当地也算是非常高的。但是老人在退休以后的生活还是非常的节俭,用他自己的话说,小时候节俭惯了,改不改不掉了。
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对于子女经济方面的扶持,很多时候是伴随一生的。即便最后过世以后也是希望多留些遗产给子女的。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老人的消费观念,觉得有些钱没必要浪费,省下来的钱可以给子女以及晚辈们,可能这也是算是他们特有的一种幸福吧。
我之前听我一个同学说过一个事,他有个朋友,小时候基本就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他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也特别好,他的爷爷奶奶平时生活就特别节俭,有时候可能在旁人眼里都有点节俭过了。但平时对孙子还是特别好,他的这个同学后来长大以后对爷爷奶奶也是非常的孝顺,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最后留给了这个同学30多万的积蓄,其它人都没给,全留给这个同学了。这么多钱可能都是他们一点一点节省下来的,为的就是最后把钱留给他们最爱的孙子。
我们国家目前的医疗保险虽然已经有了很高的覆盖面,但是老人们还是会担心一旦得了什么特别难治的大病,可能还是会花很多的钱,因此都希望自己把钱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其实说白了还是缺乏一些安全感,同时也是希望尽量不给自己的子女添麻烦。
我其实很能理解这些老人的想法,他们年轻时大多吃了很多苦,即便有了一些钱,也不会盲目的去乱花,因为只有他们才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外好。其实我们没必要过多的去想着改变他们的想法,更多的应该去尊重他们的消费习惯,作为子女的,多孝敬老人才是最重要的,把他们不舍得花钱买的东西买给他们,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