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公司谋变!个险新单保费下滑明显

2022-04-06 20:50:41

  从近期各上市险企披露的业绩报告来看,人身险公司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代理人大幅脱落。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7.180, 0.07, 0.26%)、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2.980, 0.03, 1.02%)寿险、新华保险(36.310, 0.59, 1.65%)、人保寿险5家公司的代理人数量较上年末减少了160余万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新单保费增长乏力、新业务价值大幅下滑,同时也对保单继续率、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总体上看,比起几年前两位数的增长,2021年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普遍较低,甚至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保费增速分别为1.0%、-4.1%、-0.1%、2.5%、0.7%。

  从新单保费来看,受疫情和保险需求释放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各公司新单普遍承压,特别是个险新单保费下滑较为明显。数据显示,上述5家公司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均为负增长,同比下滑分别为15.2%、5.9%、0.2%、12.3%、18.3%。

  基于此,各家公司在一年新业务价值上的表现不尽人意,负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数据显示,上述5家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为447.8亿元、379.0亿元、134.1亿元、59.8亿元、32.27亿元,同比下滑分别为23.3%、23.6%、24.8%、34.9%、40.6%。对此,中国平安(49.540, 0.58, 1.18%)表示,主要受到储蓄型产品占比上升以及公司坚持高质量人力发展、转型期间代理人数下滑的双重影响;中国太保(23.620, 0.42, 1.81%)则表示,受外部市场形势、业务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业务品质来看,受队伍留存下降影响,叠加疫情等因素,各公司的退保率、退保金同比增加,13个月保单继续率、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有所下降。接下来一段时间,提高保单继续率将成为各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新华保险表示,将通过加大继续率考核力度、加强绩优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总分联动、首续联动管控等措施提升继续率。

  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在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9.2亿元、594.7亿元、189.1亿元、149.5亿元、41.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37.41%、1.4%、4.6%、-8.4%。中国平安称,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投资资产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新业务增速下滑、保单继续率波动等综合因素影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代理制销售人员比上年末减少250余万人。上市人身险公司以个险渠道为主,代理人数量下滑更为明显。其中,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曾经延续多年的“百万代理人大军”不再,两家公司的代理人数量分别为82万人、60万人。

  例如,中国人寿坚持提质稳量的队伍发展策略,着力提升队伍质效。目前绩优人群稳定,队伍基础总体稳固。该公司副总裁詹忠表示,公司采取调整基本法提升队伍的竞争力和驱动力(5.170, 0.00, 0.00%),全面实施个险队伍常态化运作4.0体系,推动其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等举措。

  太平洋寿险深入推进绩优文化,加强绩优梯队建设,队伍升级步伐加快。2021年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3%;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6.3%;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

  中国人寿整合线%)及内外部医疗健康资源,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截至2021年末,国寿大健康平台累计注册用户量同比增长超过35%。国寿大养老基金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加速储备了一批可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养老养生项目。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通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1年,该公司近30%的新增客户来自活跃使用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

下一篇:捷成股份: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山东卫视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上一篇:安达智能预计中一签能赚多少钱?打新收益怎么样?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