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体业绩、股价、寿险改革成果
第二个关键词是持续回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持续回报股东,可以看到中国平安持续稳步地提升分红,“因为我们一直尊重股东的回报,我们向股东派发的现金是每股2.38元,同比增长8.2%”;第二个方面叫做回报社会,加大绿色投资金融的规模,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承担平安的社会责任。
姚波还表示,尽管2021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公司经营也遭遇诸多的挑战。2021年,公司仍然实现了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达18.9%,实现了业务经营稳健发展。同时,个人客户数、客均合同数、客均利润均稳定增长。
姚波分析了平安的各业务收入贡献,他说:“去年寿险业务受到一定的疫情影响,客户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寿险营运利润的增速放缓,为3.6%。但是我们仍然获得了归母营运利润6.1%的稳健增长,这是因为包括银行、资管、科技业务等其他条线的利润增速都比较强劲,这也体现了综合金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优势,帮助我们更好地化解单一行业周期的风险。”
面对股价问题,姚波坦言:“我们觉得目前的股价确实是存在被低估的情况。股价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管理层主要的聚焦点还是经营好公司,稳固公司的基本面,未来公司的价值产生之后,股价也会相对地反应。我们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战略升级都在持续稳定地推动当中,确实目前的股价处于历史的低位,我们相信市场最终会认识到平安的价值。”
公布业绩的当天,中国平安还公布了分红派息方案,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于2021年8月启动新一轮股票回购方案,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回购约7777万股,共计39亿元。
“信心来自于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中国必将是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同时,为解决寿险的根源问题——‘增员难、留存难、获客难’,公司正在持续推动‘4+3’双轮驱动的寿险改革战略落地,即四大渠道、三大产品。”陈心颖称,“先知、先觉、先行”的平安坚定向“三高”队伍转型,代理人队伍总量虽有所收缩,但是结构不断优化,人均首年保费上升22%。其中,“优+”产能为普才的3倍。
一是社区网格化渠道。主要服务于3000万“孤儿保单”客户,将每一个城市划成网格,不同网格分配有不同的客户,配备相应的项目经理,为“孤儿保单”做好续保、交叉销售和加保等服务。向老客户推荐产品会比获取新客户更容易,采取网格化标准,精耕细作,追求客户复购,这是平安的差异化优势。
二是新银保渠道。平安银行(14.700, 0.25, 1.73%)升级银保模式,将其打造成为私财精英队伍,与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部分更加紧密结合。从试点来看私财经营销售的产能是普通寿险代理人的2-3倍。平安银行有近110万财富客户,未来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