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1月份迎255家机构调研

2022-01-30 18:42:38

  表示,得益于项目储备较为充足,对公贷款投放情况优于上年同期水平,并计划于今年持续推进消费类贷款业务;存款端,部分银行介绍称,计划通过调整存量结构,降低整体存款付息率,并借助多个渠道拓宽市场。存贷两端有望开门红给调研机构喂下“定心丸”。

  记者矿数据显示,1月获机构调研的7家银行均来自江苏、浙江两地的城农商行,常熟银行(7.380, -0.14, -1.86%)以25次调研总次数、79家调研机构数量位居第一,分机构类别来看,基金公司以39家占据半数,资管、券商、私募分别有13家、12家、11家。此外,杭州银行(14.100, -0.06, -0.42%)、无锡银行(5.850, -0.11, -1.85%)分别吸引66家、53家各类机构参与调研。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行情持续上涨是相关银行获得机构关注度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1月业绩快报披露显示,上市银行业绩表现普遍较好。因此,在股价与业绩共振下,银行股吸引了众多买方、买方机构调研。

  今年以来,上述7家被调研银行的股价均实现上涨,年内平均涨幅达到6.15%。其中,调研次数与调研机构数量居前的常熟银行涨幅达到11.65%,在板块内仅次于兰州银行(5.300, -0.53, -9.09%)、成都银行(14.020, -0.28, -1.96%)、江苏银行(6.580, -0.13, -1.94%)。受机构关注度较多的杭州银行、苏农银行(5.270, -0.09, -1.68%)、张家港行(6.200, -0.17, -2.67%)今年涨幅均超过5%,分别为9.98%、8.21%、7.64%。

  据统计,在上述7家受到机构调研的银行中,除杭州银行与无锡银行外,均已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5家上市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0%,张家港行与宁波银行(39.090, -1.01, -2.52%)增速接近30%。同时,披露快报的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期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行。

  业内人士表示,鉴于去年我国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叠加2020年业绩基数较低等因素,导致2021年上市银行业绩增速保持向上趋势。此外,随着存量风险逐步化解出清,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

  在调研纪要中介绍了其2021年营收、归母净利润保持良好增速的四方面内在逻辑。一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息差水平。资产端优化

  结构,提高高息资产占比,负债端稳定客户粘性,减少高定价产品比例。二是提高中收占比。收入端得益于表外

  化业务的发展,支出端则持续开展手续费支出管理工作。三是提升资产质量,控制风险即增加效益。四是严控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投入产出水平,稳定成本收入比。

  纪要显示,部分银行在2022年将继续加大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从贷款投向来看,受调研银行普遍表示,将重点满足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

  企业等实体产业的信贷需求。其中,杭州银行透露,去年四季度已积蓄了较为充足的信贷储备,今年1月中上旬信贷投放增量已高于去年一月份增量。

  预计,今年个人经营性贷款投放与2021年基本持平,对于增量规划,初定“两小”的新增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例在65%左右。常熟银行亦表示,2022年贷款投放将更加注重与存款增长和资本耗用相匹配,预计全年2/3以上贷款将投向个人领域。

  “需求端来看,财政政策发力带来基建投资增速反弹,银行项目储备较为充足,因此,1月信贷投放同比有望实现小幅多增。”国信证券(10.960, -0.13, -1.17%)银行业研究团队指出,但不同银行信贷投放分化加剧,预计大行和部分中小行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但对于城投和地产依赖度较高,以及此前项目储备不足的部分银行来说,可能面临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

  在零售贷款方面,部分银行指出,2022年按揭贷款的投放仍以保障刚性住房投资需求为主。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计划增加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其中,苏州银行(6.790, -0.06, -0.88%)表示,将丰富消费贷款产品种类,提升客群覆盖面积。杭州银行介绍称,新发放消费贷利率和放款速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没有较大变化,未来将通过适当信用下沉扩大客户范围、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引流等方式增加消费贷规模。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加强消费金融业务被视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虽然近期在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受阻,但银行可抓住政策刺激消费的契机,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服务场景。

  交通银行(4.740, -0.05, -1.04%)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在政策引导信贷增长、促进实体经济稳定的影响下,叠加年初信贷投放“开门红”,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约为3.7万亿元左右,高于去年同期。

  同时,展望净息差的走势也成为机构关注的方向。杭州银行纪要显示,2022年净息差同比可能会略有下降,但边际企稳。一方面,在LPR下行预期及央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下,预计全年新发放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1月20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5bp至4.6%,时隔20个月后再次变动,1年期LPR继去年12月下调5bp后,进一步下调10bp至3.7%。

  中原证券(5.040, -0.11, -2.14%)银行业分析师王鸿行表示,据测算,本次LPR下调对银行业净息差的直接影响约为7bp,因此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明显小于本次降息幅度,主要原因在于本次降息具备较为充分的稳负债政策铺垫,体现在去年下半年先后两次降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此外,在存款端,部分被调研银行对于各自的揽储策略展开了详细阐述。张家港行表示,在对公存款方面,利用好结构性存款,调优存量结构,降低整体存款付息率,目前效果较为明显。

  亦表示,在年初存款开门红期间,通过多渠道宣传、多层次走访、多领域营销抢占市场,开门红才开始,目前来看整体增长不错。

下一篇:“涌金系”云南信托频收罚单
上一篇:贝索斯前妻去年卖股套现85亿美元做慈善 两年不到已捐86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