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开年"大火" 多家净利增幅创历史新高
1月11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集体小幅低开,在早盘沪指一度收复3600点大关之后,大盘指数纷纷震荡下跌。在疲软的整体市场表现面前,银行股却再次逆势上涨,成都银行(13.980, 0.15, 1.08%)、兴业银行(21.370, -0.03, -0.14%)等多只个股在靓丽业绩预告之下,实现连续大涨。
数据显示,申万所属行业中,1月11日上涨的仅有6个,银行行业上涨1.14%位居11日涨幅榜首位;资金面上看,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41.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行业仅有3个,银行行业净流入资金22.25亿元也居于首位。
个股方面,多只银行股连续多日大涨。11日,受业绩预告等利好消息提振,成都银行上涨5.09%,在A股41只银行股中排名第一,兴业银行、江苏银行(6.580, 0.14, 2.17%)、杭州银行(13.790, -0.04, -0.29%)当日涨幅分别为3.73%、3.21%和3.13%。整体来看,当日共有31只银行股飘红,6只飘绿,4只平盘,其中涨幅超1%的共有14只个股。
不过,具体来看,银行股的表现也明显出现分化。年初至今,A股银行中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成都银行(15.25%)、兴业银行(12.39%)、江苏银行(10.46%)、邮储银行(5.600, -0.03, -0.53%)(10.39%)、苏农银行(5.430, 0.12, 2.26%)(9.03%)。1月11日,作为被众多公募基金持仓的银行龙头股之一,宁波银行早盘低开,盘中一度下跌逾2.6%,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1.34%,而这也是该股连续2日收阴。在A股银行中,年初至今宁波银行(38.600, 0.18, 0.47%)涨幅仅0.37%,排名垫底。
从资金流向来看,银行行业净流入资金22.25亿元居于各行业之首。个股方面,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招商银行(49.760, -0.09, -0.18%),11日净流入资金5.27亿元,兴业银行、平安银行(17.000, -0.41, -2.35%),净流入资金分别为2.82亿元、2.80亿元。事实上,今年第一周,北向资金也在大力加仓银行板块,净流入额达39.6亿元,居于31个行业首位。
1月10日,兴业银行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8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创九年新高。同日,苏农银行随后也发布业绩快报称,去年该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创十年最高。
1月11日,江苏银行发布业绩快报显示,该行归母净利润实现196.94亿元,同比增长30.72%,净利增幅领跑上市银行。值得一提的是,该净利增速已超过此前2021年三季报30%的增速表现,创下该行近十年增幅最高记录。
同日,作为大型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4.730, 0.00, 0.00%)净利润同比预增长13.60%,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56.41亿元。截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14%,比上年末上升10.46个百分点。
2021年最后一日,重庆银行(9.140, -0.08, -0.87%)宣布稳定股价措施实施完成。据了解,该行需履行稳定股价义务的董事、高管共计12人,合计增持了该行股份8.54万股,累计增持金额77.56万元;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增持了该行股份293.7655万股,累计增持金额2586.66万元。
同日,紫金银行(3.380, -0.01, -0.29%)也披露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该行拟采取由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管人员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增持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收入的25%,即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73.61万元。
过去一年,银行板块先是在年初之际短暂爆发过一轮行情,随后整个市场风格不断切换下,银行股边走上了震荡下跌之路。在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后,曾一度大跌至近九成银行股市净率低于1倍。截至1月11日,A股41只银行股中,有34只银行股处于“破净”状态,占比超过八成。
光大证券(14.760, 0.05, 0.34%)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发布报告认为,未来一个时段银行板块有望维持强势:一是,房地产风险阶段性缓释,市场悲观预期处于修复过程中;二是,稳增长”抓手在于“稳投资”,“稳投资”需要“宽信用”,市场对“宽信用”有期待;三是,资金对低估值板块偏好提升,银行股开年通常有较好表现。
王一峰还复盘近十年银行板块表现称,多数年份第一季度银行板块走势较好;特别是1月份,剔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银行板块录得相对收益的胜率高达90%。具体来看,投资逻辑为三条主线:房地产风险压制弱化带来的反弹主题,优质区域地方银行稳健经营主线,以及开年信贷投放稳定的“头雁”大行。
招商证券(17.290, 0.02, 0.12%)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指出,1月份金融数据以及春节前政策力度成为短期的关键。“过往来看,政策转向初期,市场常担忧政策调整的效果。由于银行股一波行情的涨幅通常不会很高且上涨较快,很难右侧布局。股价反映预期变化,当经济效果体现之时,可能银行股已明显上涨。”廖志明认为,1月为左侧布局较好的时间窗口,继续旗帜鲜明推荐银行板块。
中金公司(48.150, 0.18, 0.38%)表示,看好2022年银行股表现。2018年以来行业估值压缩有望得到修复,优质银行经历“穷则思变”后,财富管理和科技赋能潜力释放,迎来“否极泰来”。中金公司认为,估值继续调整的空间和幅度有限,估值和仓位所反映的过于悲观的市场预期有望得到修正。
国信证券(11.450, -0.01, -0.09%)研报显示,预计2022年行业基本面保持稳定,目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维持行业“超配”评级。个股方面,重点推荐在服务制造业企业方面有优势的中小银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