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公司和医保差距大概接近10倍

2021-12-28 20:22:53

  光耀指出,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到一些问题,2020年整个医保体系是有2.4万亿的保费收入,但是如果我们去看银保监会的官方统计,整个商业保险公司2020年提供的健康险是8200亿,所以二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再往下看,整个中国医保2020年的赔付花了2.1万亿,今天很多人去核酸检测或者打疫苗都是免费的,那笔钱是我们过往公司和个人交的医保部分,同时整个政府有0.3万亿左右的医保盈余,从这个逻辑来看,商业保险公司2020年赔付了2900亿左右,如果从赔付端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和医保差距大概接近10倍。所以商业保险对于医保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首先,从数据上不难看出过去10年保险行业增速非常快,整体稳定向上。但整个保险行业的深度和密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跟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这也是我们行业从业者愿意坚持到现在的乐观元素。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些悲观的情绪,比如疫情影响、客户表示保险行业整体做得还不够好等。小雨伞其实就是在两者情绪中调整自己的业务节奏,以更好地推动保险业的发展。

  一是用户趋势。小雨伞保险经纪最早一直是在做C端的平台,我们思考是否一定需要代理人参与呢?所以最早我们把非常轻量、简单的产品通过线上形式,如APP、公众号、H5,让客户可以买到一些相对简单的保险产品。基于此,这几年来小雨伞平台上积累的投保用户主要集中于平均年龄33岁-34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也是因为我们前期在设计产品所具备的快捷、相对标准的特点,很好的契合了这一类人群的购买习惯和保障需求。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只买简单产品的人也开始购买一些复杂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市场一个大趋势是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

  同样,当我们在做线上问卷的时候,发现客户的选择倾向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是信任身边的人,而是自己去测算、对比产品的性价比。所以我认为客户在保险需求供给端经验增长的会更快,逐渐愿意去消化保险知识,长期来说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件好事。

  首先看保障性产品,比如说医保、惠民保,我们现在在做的商业保险公司包,括我们中介公司做的保障性产品和医保惠民保是怎么样的关系,是竞争的还是互补的?首先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到一些问题,2020年整个医保体系是有2.4万亿的保费收入,但是如果我们去看银保监会的官方统计,整个商业保险公司2020年提供的健康险是8200亿,所以二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再往下看,整个中国医保2020年的赔付花了2.1万亿,今天很多人去核酸检测或者打疫苗都是免费的,那笔钱是我们过往公司和个人交的医保部分,同时整个政府有0.3万亿左右的医保盈余,从这个逻辑来看,商业保险公司2020年赔付了2900亿左右,如果从赔付端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和医保差距大概接近10倍。所以商业保险对于医保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做健康险或者是保障性产品一定要了解医保的政策,我们去分析讨论中国的医保制度,它其实是已经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了,中国医保以收定支、略有节余,收多少钱会反哺给投保人,同时保基础、广覆盖、多层次。

  所以,从中国的医保发展来看,我们的商业保险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中国医保其实有非常好的保险方式那就是统保,不会做很多的风控,反而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模型。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商业保险的空间到底在哪里呢?

  有很多的讨论说中国有没有可能诞生一家联合健康这样的健康险公司,如果说中国的医保一定比联合健康做得还要好,那我们的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寻找一些好的方式,把医保外的部分或者是医保大量自费的部分弥补上。

  小雨伞大部分产品集中在偏标准化的健康险,我们会做定期寿险和医疗险,适当延展一些年金或者终身寿。保险行业说到底最后会变成一个现代服务业,向右走确实需要非常多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帮助客户找到它的一些资产配置和风险的管理,一起去解决。

  三是科技行业趋势。这里就会涉及平台和个体的关系,我们会讲科技进步的快,到底是让人变得更自由还是变得更不自由,今天的时空场景下平台和个体的关系都在重新调整,对于小雨伞保险经纪来说,通过IT化、流量化、专业化,致力为保险行业的个体提供相当的空间。

  变局下的机会,第一是持续的科技化。小雨伞在投保端会优先有一个智能顾问帮助用户选择,在人之前先有一个机器人(11.680, 1.40, 13.62%)帮助用户解答可能的保险需求是什么,包括在理赔的时候通过AICS的自动理算系统帮助提升理赔速度。

  保险行业今天其实在大的背景下更重要了,我们的教育和医疗有很大的公共产品属性,不完全是一个纯商业化产品,医保也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属性,保险是我们这些从业者一起在医保的基础上能让普通的消费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下一篇:股票价值是什么意思?股票价值包括哪些
上一篇:股票填权是什么意思 一般多长时间?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