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周分型,缠中说禅只有5人
1:缠中说禅一笔的划分从顶分型到底分型到底什么样是成立的,
虽然缠师用很多办法想把笔和线段定义清楚,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无法给出唯一的定义,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比如你的问题,不管哪一个答案是所谓的正确答案,我反过来问你:那低多少算低比如对于指数,只低了小数点的差异能算低么同样一个形态,如果取整就不算低,看小数点就算低,那不乱套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光在形态学里面打转,要把动力学因素考虑进去。有明显方向和力度的就把它当成一笔就行了,不要过多纠缠内部的所谓高低关系、包含关系等等,那就偏离缠论的方向了。
2:缠中说禅中顶底分型K线:=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1:=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2:=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3:=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4:= REF(HIGH,2) < HIGH AND REF(LOW,2) < LOW AND REF(HIGH,2) > REF(HIGH,1) AND REF(LOW,2) < REF(LOW,1);
V1:= COUNT(V00,3)>=1 AND LLVBARS(LOW,3) = 1 AND V03;
V2:= COUNT(V00,4)>=1 AND LLVBARS(LOW,4) = 2 AND V04;
V3:= COUNT(V00,4)>=1 AND COUNT(V01 OR V02,4)=1 AND LLVBARS(LOW,4) = 1 AND V03;
V4:= COUNT(V00,5)>=1 AND COUNT(V01 OR V02,5)=2 AND LLVBARS(LOW,5) = 2 AND V04;
XG: V1 OR V2 OR V3 OR V4;
3:缠中说禅 关于笔的划分
很简单,如果取二这个底分型,那么对应着后面一个一定是顶分型,而三这个顶分型不成能和二形成一笔,为什么因为三的顶分型高点比二底分型的高点要低,也就是缠师所说的顶在底之下,这显然不能成为一笔,而后面又出现了4的底分型,所以二这个底分型肯定就不算了。而4和5之间显然不能形成笔,因为中间没有独立的K线,所以其他就不用考虑了,肯定不是一笔。
这是以前一个网友的问题和你的一样,也是我回答的,也就直接复制过来了,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可以提。
4:关于缠中说禅理论的一些疑问,级别越大的操作是否对笔的要求更高,比如说有些K线,似乎是可以看做顶分型的
禅师非常厉害。
任何周期如果划分段都要从分型开始,分型有各种各样的包含关系,要很严格。
几年前熟练使用波浪理论后,对波浪周期间的关系跟踪了很久,发现走势终结前的波浪非常不可测,并且周期间的关系也不象书中讲的具备一致性,走向可能一致但不同周期波浪告诉你的未来可能完全相反。
于是就寻找能够解决周期关系的书,最后找到了缠论,缠论最初讲的中枢,并且很简洁,后续逐步衍生出笔和段,然后是K线分型。还涉及中枢震荡、延伸、扩展生长等等。从分型的方式到笔再到线段,然后才是中枢。越讲越复杂。
在一个30分钟中枢后的上升可以以任意的低周期趋势终结,并非是降低一级周期的趋势,如15分钟,这就不具备操作性了。最开始缠论讲过周线的二买是由日线的一买产生的,也就是所有买点都可以归结为第一类买点。上边两段是是矛盾的。然后我翻阅缠论高手的文章,都是不拘泥笔或段,甚至很多人的分型都不太在意。
缠论最初的吻可能感觉很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加上MACD,已经构成了非常好的操作方式。一买和二买绝对是最佳的入场方式。
说这些只想做个交流,理论其实都是为实盘服务的,如果太复杂了,意义也就不大了。从分型开始—笔—段—中枢—扩展震荡延伸,到不同周期。其实缠论后边越来越象科学理论了,而前半段简洁实用,跌—盘—跌,背离,买入......
5:以缠中说禅理论,请问图中红圈的点为什么不是分型顶和底
如果按照高低,也就是小波段,也是成立的,你低位买入高位出局,不是照样可以赚钱吗,说不成立也是对的,只不过大的波段而已,你难道没看出来都是事后诸葛吗,这个禅论不去分析走势,而且判断波浪,本身就是个错误,所以我经常说不要学这个禅论和波浪理论,会误导你们的,如果这个理论可以提前预测某一个波浪的高低点,而不是事后,那才是技术,可悲的是,他连股票的本质都不懂,害死了一大批人,还故作神秘,以为很高深,悲剧
6:缠中说禅分型中,中间K线可以比顶高或底低吗比如下图可以算一笔吗
很多人觉得缠论难学,但相信自己能学会并赚大钱,等你赔光钱,就知道缠论是赚不到钱的,因为资本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凡是宣称能预测未来的都是骗人的,知道股市不可预测仅仅是走上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