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轮融资1000万公司估值多少,每一轮融资后股权怎么分配
1:请教关于融资和公司估值的一些问题
融资1000万,公司的资本增加1000万,这钱全部属于公司。公司拿这些钱来扩大经营,公司总收益你能分到10%,原来股东分到90%。由于未来收益增加了,创始人还是有好处的
2:公司估值1000万占股3万股,一年毛利200万,一年可以分到多少钱
首先您得说这个公司有多少股。不过,你既然说了公司估值1000万,那就按公司有1000万股吧。然后您持有30000股,用30000除以10000000,得出你占有公司总股份的0.3%
如果是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按股份占比来算个人的分红,那您能分到的钱就是2000000乘以0.003=6000元。
3:公司上市前 天使轮融资abcd轮融资 翻的倍数都一样吗
不一样啦
4:什么是天使轮,A,B,C,D轮融资是什么意思
1、种子天使轮。顾名思义就是很早期的公司,可能只是一个idea、没有实际的走出去,这个时候投VC(Venture Capital)机构,一般会看创业者的背景、愿景,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背景,如果你是一个很牛的人,那你的天使轮估值肯定会很高,比如瓜子二手车天使轮就可拿到6000万美元的融资,就是因为创始人以前有过成功的创业经验,即使他做出渣来也会有人投资的。
2、A轮。其实A轮也是初创公司,很多有资历有人脉的,通过自己就搞定了天使轮,真正向VC拿钱的时候是在A轮,A轮公司特征是已经有了产品的原型,可以拿到市场上了,但基本还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小,类似的公司有当初的小米、平安好医生等,都是有产品了拿到了A轮,但公司还不盈利;这个时候投资人还是会看创业者背景,但也会看些市场的前景,以及公司的愿景了。
3、B轮。这个时候公司就相对成熟了,有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但要是盈利其实还是比较少的,这时候VC机构更会看中你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以及你的覆盖人群。
4、C轮。到了C轮及以后,生存下去的几率会大些了,但C轮后一般都会看盈利能力了,如果公司的市场前景好,比如滴滴这样的公司,因为它的覆盖范围广、应用场景广泛、市场占有率高,所以它即使不盈利,也会有一堆的VC机构抢投。
5: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在进行融资之后,股权一般会怎么分配
对创业公司而言,一个好的股权安排无疑至关重要,股权安排是内部商业模式的核心,很多创业项目失败在内部股权设置上。攘外必先安内,创业首先要解决好股权设置问题。
从苹果,谷歌看创业公司股权设置
理想状态下,创业公司会经历五个阶段:起始→获得天使投资→获得风险投资(通常不止一轮)→Pre-IPO融资→IPO。通常而言,如能进展到Pre- IPO阶段,创业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股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公司已经上市,也会因发展需要而调整股东结构。但无论哪个阶段,股权分配都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效率、控制力。
公平是指持股比例与贡献成正比,效率是指有助于公司获得发展所需资源,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控制力是指创始人对公司的掌控度。在起始阶段,产品尚未定型,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核心团队也没有最后形成。此时,股权分配的要义是公平体现既有贡献,确定拿最多股权的公司主心骨,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以硅谷最有名的三家公司为例。苹果,起始阶段的股权比例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各45%,韦恩10%;谷歌,佩吉和布林一人一半;Facebook,扎克伯格65%,萨维林30%,莫斯科维茨5%。苹果电脑是沃兹尼亚克开发的,但乔布斯和沃兹股份一样(沃兹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乔布斯不仅是个营销天才,而且拥有领导力,对公司未来意志坚定激情四射。而沃兹生性内敛,习惯于一个人工作,并且只愿意兼职为新公司工作,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家人百般劝说才同意全职。
Facebook是扎克伯格开发的,他又是个意志坚定的领导者,因此占据65%,萨维林懂得怎样把产品变成钱,莫斯科维茨则在增加用户上贡献卓著。不过,Facebook起始阶段的股权安排埋下了日后隐患。由于萨维林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中止学业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占有1/3的股份。因此,当莫斯科维茨和新加入但创业经验丰富的帕克贡献与日俱增时,就只能稀释萨维林的股份来增加后两者的持股,而萨维林则以冻结公司账号作为回应。A轮融资完成后,萨维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烧的他干脆将昔日伙伴们告上了法庭。
Facebook正确的办法应当是早一点寻找天使投资,就像苹果和谷歌曾经做过的那样。在新公司确定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天使投资来帮助自己把产品和商业模式稳定下来,避免立即赚钱的压力将公司引入歧途。
6:融资股权分配
一般而言,技术(包括管理技能)最多只能占30%干股,另外项目又属于你个人的,这块也最多只能占30%干股,所以你一分钱不拿可以占到60%干股。其余人出资只能按照比例分配剩余的40%干股。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是,一可能你的合伙人根本不了解技术和项目参股的比例,二是就算是懂一些,也不可能让你每项都占到最多的30%干股。而且人都希望利益最大化,你认为你有项目和管理,但他们会认为他们出全额资金,你一份没拿,各自都会认为“我”才是关键。尤其是跟朋友,这个更难搞,当然你可以找天使基金,不过那个可能会被骗项目,也可能会得不到太多的股份,天使基金本身也是靠压榨创业人来盈利的。
最好的方式是,你搜集好资料,开诚公布地和投资人谈一下,看技术和项目他们能最多让你分别占多少干股。
当然如果对方实在达不到你的要求,反正项目和管理都是你在做,可以先签三年合作协议,等你有资本了,以后可以一个人重头再来,毕竟钱好找,项目和经验难找,主动权最终还是在你这边。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