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不香了?医药板块突然爆发

2021-11-10 11:36:07

  针对医药板块,尤其是CXO(医药研发外包)板块前期的大幅调整及最新的反弹行情,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及行业研究员,他们普遍认为,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也已经到了相对合适的位置,板块中已经出现比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去把握。在市场情绪的短期宣泄之后,相信优质医药公司会迎来估值修复。

  周一医药板块经历大幅调整后,周二又大幅反弹,对此汇丰晋信医疗先锋基金经理骆莹表示,周一医药股调整主要受预期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受新冠治疗药物的初步试验结果影响,市场对于疫苗板块的预期和热情开始消退。由于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疫情尚看不到尽头,因此对于疫苗行业整体保有较高的增长预期,并愿意给予板块高估值。

  骆莹认为,从目前观察到的结果来看,新冠带来的后遗症较为普遍且严重,因此通过疫苗进行免疫和避免重症,以及对于患者的药物治疗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手段,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如果未来新冠演变成“大号流感”,那么参考当前应对流感的策略,定期注射疫苗+患病后药物治疗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因此疫苗板块的业绩预期并不会出现较大改变。

  “经过前期的调整,医药板块的整体估值也已经到了相对合适的位置,我们认为医药板块中已经出现比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去把握。在市场情绪的短期宣泄之后,我们相信优质医药公司会迎来估值的修复。” 骆莹表示。

  诺德基金医药研究员朱明睿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近期医药板块表现低迷,本质原因还是那些大市值的医药公司的业绩表现只是符合预期甚至低于预期,是否会持续业绩表现低迷还是需要针对个股去具体分析,需要及时跟踪企业的发展情况。比如某医药龙头过去十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复合增速,但是在今年业绩发生了明显的回落,这种情况下股价就很难会有良好的表现,如果其经过自身的转型实现业绩上的再腾飞,那么将可能再次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朱明睿表示,当前时间段可以把医疗板块大方向上的投资机会分成两类,一类是集采政策免疫的相关上市公司,其优势是医保政策不会扰动其基本面,坏处是因为医药基金较高程度上“抱团”政策免疫标的,导致一旦这类企业业绩低于预期,就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调;另外一类是受集采影响大幅下跌的标的,这里面肯定会有大家过度恐慌所导致的超跌标的。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谭冬寒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医药股调整剧烈,尤其是以CXO为代表的高景气度高估值板块调整剧烈。CXO板块的整体回调核心原因主要为相关板块估值较高,持仓相对集中,因此当市场有“风吹草动”时易引起股价大幅波动。目前市场流传的各种基本面理由(比如港股下跌导致新药公司融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CXO的订单等等),更多是股价下跌以后找的利空解释,对于CXO公司的运营没有明显影响。

  (1)要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产业发展的阶段,中国的CXO企业在过去十几年间抓住了全球研发体系的变局,即新药研发创新以过去跨国公司主导演变为小型生物科技类公司主导的变局,同时中国企业发挥出工程师红利,使得CXO这个产业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具备了全球竞争力。这个产业发展逻辑是长周期的演变,并不是国内新药投资景气度所推动的,这个驱动力的时间周期可能非常长。

  (3)在CXO以外,还没有看到医药行业内部有一定体量的板块具备更加显著的性价比和吸引力。当前基于市场风格原因和交易因素受到一定关注的不少底部标的,在基本面上缺乏强有力支撑。过去两周的大幅回调使得CXO公司的估值又回到了相对比较舒服的位置,对于CXO行业后续的行情并不悲观。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基金经理许荣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医药研发服务外包(CXO)相关标的回调较多,主要受机构重仓叠加估值高位影响,基金三季报显示医药行业重仓持股比例环比继续下降,但持股集中度明显提升,机构重仓主要集中在CXO及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此前市场担忧9月份一级市场投融资增速放缓影响CXO长线月全球投融资数据同比环比明显回升,短期月度数据不构成趋势影响。

  “当前CXO企业订单需求旺盛,产能扩张趋势稳定,长期成长逻辑和短期业绩确定性依然较强;海外药企辉瑞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数据亮眼,相比于此前默沙东的50%降低住院或死亡风险,辉瑞复方产品的有效性数据达到更优异的89%,国内CDMO企业有望受益,疫苗股短期情绪可能承压,但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是“互补”关系,接种预防性疫苗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三季报后伴随基数效应常态化,医药比较优势有望不断提升,机构持仓、估值相对低位建议重视板块左侧配置机会,关注医保谈判情况及年底估值切换机会。” 许荣漫表示。

  中欧基金认为,从未来的配置方向来看,创新药产业链仍旧是我们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从国家层面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国内企业近年来的创新积累,都使得国内的创新产药产业链长期维持在高景气度的状态。此外,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提升,产品以及服务的渗透率以居民的支付能力都在持续的提升中,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着长期的增长空间。

下一篇:保险“双录”有新动向:多地升级监管
上一篇:天风证券翟晨曦:券商资管有大空间中长期看客群划分以及产品联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