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位基金经理,总字数超过75.3万!
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是“市场”,共出现3852次,在整个文本中的频率大约为2.2%。其他高频词汇还包括“行业”(3774次)、投资(2220次)、经济(2132次)、板块(2129次)、消费(1991次)。其中,“消费”作为唯一出现的“行业性”词语,获得基金经理极大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周期”并不单指周期行业,还代表某一行业或指标所在位置。比如是否处于“上涨”或“下跌”周期、“周期性调节”等。此外,还有不少基金经理对“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具体来看,在有关周期的描述中,占相对多数基金经理表示诸如此类表述:“三季度市场风格开始向周期行业轮动”,“增配周期等行业”。但已有少量基金经理提出“预警”信号,比如“周期类行业行情恐难持续”、或表达“减少一致预期较为充分的周期品种”。
在动词中,“向下”的描述性词语多余“向上”的词语。具体来看,“下跌”出现1303次,“上涨”出现1146次,“下行”出现913次,“增长”出现777次,“回落”出现697次,“震荡”出现594次,“上行”出现366次。
具体来看,“下跌”出现较多,主要原因是和A股市场表现挂钩,小部分对“下跌空间”是否有限进行了讨论。“上涨”则与“大宗商品”“上游原材料”“周期行业”“新能源”,唯一“上涨”的板块为“中证500”。
首先,来看“板块配置”。除了“消费”“周期”等超热点行业,基金经理依次最关注的,还有“新能源”(1177次)、“地产”(628次)&“房地产”(360次)、“医药”(965次)、“制造业”(650次)。
也即,除超热点行业外,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显著关注“房地产”行业(988次)。“地产”和“房地产”出现的频率之和,已超过“医药”、“制造业”、“科技”(496次)、“化工”(413次)等领域。
就相关“房地产”描述来看,多位基金经理分析到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表现。就三季度来看,房地产行业表现不佳,且某企业债务违约将市场悲观情绪推至高点,成为社会广泛议论的话题。但这同时也让诸多基金经理思考:
其一,房地产各类细项数据出现明显下滑,政府调控初见成效后,是否意味风险已逐渐释放,进入平稳阶段?其二,需求端特别是地产链下行压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结构性宽信用政策是否渐行渐近?其三,就投资而言,地产股价是否已至拐点,到达投资的安全边际?
就更为细分行业来看,基金经理主要关注周期、半导体、食品饮料。具体来看,一是周期行业。其中,煤炭536次、钢铁454次、能源437次。二是“半导体”,出现429次。三是食品医疗,出现422次。
其一,恪守“估值”纪律。包括:控制风险、寻找具备较好性价比个股、低估值底仓等。其二,“消费”板块被密集点名估值情况。与“估值调整到位”“估值消化”“估值切换”“估值吸引力”等词汇共现。但从“减仓”角度讲,有部分基金经理也提到了三季度减持消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