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暴赚10万“梦碎”!2只新股上市首日罕见破发打新神话破灭?
上述3只遭遇破发的新股均是注册制新股,且有一个共同特点:发行价较高,均超过50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也相比此前新股有所上浮。以凯尔达为例,其发行价59.66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59.66倍,而参考行业的市盈率仅有36.85倍。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2只新股的发行价,似乎并不被市场资金所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前夕,部分投资者对可孚医疗的期待值较高。甚至有投资者认为,在医疗概念加持下,这只发行价高达93.09元的新股,具有大肉签的潜质,若上市首日涨幅若能达到100%,单签盈利即可达到4.65万元;涨幅若能达到215%,单签盈利将超10万元。【点击进入N可孚吧】
另外,数据显示,近期以来,上市的新股表现都较为低迷,单签盈利大多不足1万元。10月18日、10月2日上市的创业板新股百普赛斯、鸿富瀚,上市首日收盘涨幅分别为50%、15.86%,中一签的盈利额分别为2.82万元、7665元。
今日盘中破发的2只新股,分别来自于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领域。其中,可孚医疗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等五大领域。
据招股书显示,受疫情的扰动,可孚医疗的业绩波动非常剧烈,2020年可孚医疗的营收达到23.75亿元,同比增长62.4%,净利润为4.24亿元,同比增长242%。而到了2021年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可孚医疗的营收为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6.5%。
对于业绩波动,可孚医疗表示,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得到很好地控制,预计疫情商品占比较上年同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非疫情商品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销售毛利率逐渐回归正常。
可孚医疗是询价新规后发行的新股,发行价为93.09元/股,超过了“四值”孰低值,发行市盈率为37.15倍。
另一只盘中破发新股——凯尔达,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焊接技术为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誉为焊接机器人领域的“小巨人”。
报告期内,工业焊接设备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11%、52.21%以及35.98%,工业焊接设备业务板块为公司重要业务板块之一。
A股打新不再“稳赚不赔”?
新股首日破发、新股暴富不再,或许与一则新规密切相关。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同步发布了注册制下发行承销一系列规则调整,通过完善高价剔除比例、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等内容,促进买卖双方均衡博弈,提升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水平。
随后,新规的威力开始显现。9月18日以来,新股发行价、发行市盈率开始抬升,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9月19日至10月25日,共有23只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完成了发行定价,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3.23倍(剔除1家亏损企业)。
2021年1-8月期间,257家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已剔除亏损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0.59倍。两者对比,9月18日询价新规后,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高出不少。
另外,据中信建投统计,从新规公布后9月19日至10月22日,已经有高铁电气、中科微至两家科创板公司和百胜智能、久盛电气、可孚医疗、戎美股份、深城交五家创业板公司,合计七家公司发行价格高于“四个值”孰低值,其中超过幅度最高为达7.26%。
有分析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接连出现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主要还是发行价偏高导致的,新规对机构抱团报价有一定的压制,导致9月下旬以来发行的新股价格都有所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规之前,注册制的新股定价,屡屡被询价机构抱团压制,多家上市公司几乎都是“踩线发行”,而在询价结果中,超80%的投资者的报价几乎相同,或仅相差5分钱以内。
随着,机构抱团情况缓解,新股发行价也得到了放开,高发行价开始成为了新股破发的“导火索”。以A股上一轮放开IPO定价管制为例:
2009年6月,A开始放开对IPO定价的管制,随后新股发行市盈率一路走高,至2010年末达到高点。
彼时也恰逢创业板推出,由于市场存量资金规模大,而新股供应规模小,短期的供求不平衡,导致发行市盈率攀升明显,导致2011年上半年A股出现了破发潮,总共140余只新股中,有近120只出现破发。
一旦发行价、市盈率继续抬高,无疑将增加未来新股上市破发的风险。
其实,在注册制下,市场化发行定价会愈发完善,新股破发也将是一个正常现象。参考美股、港股的新股破发数据,注册制下“打新”一直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据bloomberg数据,2010年以来,纽交所上市的新股中,首日破发率平均在32%左右。另外,港股新股上市的首日破发率也维持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