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的基期指数

2021-10-20 10:34:44

  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加入新上证综指。

  “新上证综指”元旦后亮相 样本全部为G股

  上证所宣布,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适应市场需求,上证所将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新上证综指。

  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股加入新上证综指;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证综指将逐渐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指数。

  什么是基期指数

  就是从指数发布那天开始设定一个数值作为指数的初始数字

  上证指数的基期是如何计算的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就人为设定为100点。

  上证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上证市场上有2只股票,分别为A和B,A占市值的90%,B占市值的10%。A涨10%,指数涨9%;B涨10%,指数涨1%;都涨10%,指数涨10%。指数是表示一个市场中所有股票的综合反应,反应整体市场的还与坏。
其中基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指数成立时整体点位,比如上证指数的基期是100点。
基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指数成立的时间。

  上证A股指数是怎么算的

  1.抽几支有代表性的股票
2.加权平均

  上证a股指数的定义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上证A股指数定义的样本股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全部上市A股股票,反映了A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下一篇:青海医药上市公司
上一篇:股票业绩,中报业绩预增股名单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