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股市历史

2021-10-14 09:03:28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有潜力

  在六,七十年代主要的工业

  若是表格会直观些。
升(L) 立方米(m3) 加仑(美) 加仑(英) 桶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0.00629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1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1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p是该油的密度。世界各地产的原油密度都不相同,故1吨原油大约是7桶半左右。有的地方产的原油密度很大,1吨该油会不足7桶;而有的地方产的原油密度很小,1吨该油会接近8桶。

  1973年股灾的背景

  1972年,借着中美会谈,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西)德建交、中英关系改善的国际大背景,股市万马奔腾,高潮迭起。1973年,越南战争停火,港府宣布兴建地铁,各公司相继派息并大送红利,加之西方金融继续动荡,股市更加狂热,宛若遍地黄金。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恒生指数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飚16倍。在“只要股票不要钞票”的观念刺激下,市民一窝蜂抢购股票,一路高歌的股价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以至于制度上的创新和变革都被忽略了。
被挑起来的寻金美梦引发的股市狂潮几乎淹没了一切。由于交头过分活跃,有交易所甚至疲于应付而被迫宣布压缩交易时间。在股市炒得热火朝天时,批评众多企业在股市“一拥而上”、力劝大家警惕市场风险的文章接连不断,就连汇丰银行主席也公开呼吁小心股市过度投机,可这样的声音没有人听得进去。据当年的报纸报道,港府曾印制了诸如《购买股票须知》之类的册子,放在银行或证券交易所,免费派发,可误信“买股可以致富”的股民埋首炒股,那些小册子与灰尘相伴多日后被无奈收回。
如脱缰野马般暴涨的股市并未能与经济因素相契合,行情过急、过剧、过滥的膨胀与扩张,终于乐极生悲,酿成股灾。从1973年3月至9月中旬,恒生指数从1700多点跌至500多点,一些炙手可热的蓝筹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次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西德、日本猝不及防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西方各国股市一泻千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恒生指数在上年狂跌75%之后再跌60%!
处境最糟的总是接到最后一棒的散户。因为先前差不多所有参与买卖股票的人都能获利,所以就有人辞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股市,不少人简直如痴如醉,乐而忘返,当市场突然翻脸大跌,兴高采烈的人们顿时呆若木鸡,部分人一夜变疯,有的因突然失去所有财产而走上自杀自毁之路。
在一浪接一浪的炒买炒卖、企业倒闭、停牌和合并浪潮下,一向信奉不干预市场的港英立法局在1974年通过了《1974年证券条例》、《1974年保障投资者条例》。同年4月及8月,先后成立了证券登记公司总会、证券交易所赔偿基金,期待以此拨乱反正,恢复市场秩序。

  股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经纪协会设立,才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

  中国股票历史上经历的牛市,熊市

  用软件看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就知道了。

  股票市场中熊市和牛市的来历?

  因斗牛时牛是一个劲地往上顶的,熊则是一个劲地往下推的,因此不断地往上升的股市被称为牛市,不断地往下跌的股市被称为熊市。

下一篇:六爻卦测股票的方法,为什么六爻测不了股票
上一篇:股票价格股价不能低于面值,股票的面值如何确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