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将再遭“削减恐慌”?
在路透于8月30日~9月2日对近60名外汇策略师的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近期美元走软将是暂时的,因为美联储最终决定将缩减1200亿美元的月度购债规模,可能推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同时,那些“高贝塔值”的货币(即风险最大、但回报潜力也最大的货币),比如巴西雷亚尔和南非兰特的走势,将在未来12个月加剧整个货币市场的波动。
巴克莱的策略师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虽然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内预计不会改变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但只要汇市开始对美联储更加“鹰派”的立场进行定价,都可能会对新兴市场中“高贝塔值”(高风险、高回报)的货币,比如中欧和东欧那些依赖大宗商品的货币产生影响,但对新兴亚洲的货币影响料将较小。
分析师们预计,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将在未来3~6个月内走弱,或至多保持在目前点位附近的一个区间内,因为美国缩减量宽政策可能会促使投资者像2013年那样避开例如“脆弱五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南非)的新兴市场货币。
野村的首席经济学家苏巴拉曼(Rob Subbaraman)称,“新兴市场已经形成了新的脆弱性来源,包括增长性疲软、通货膨胀不断上升以及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因此,不可能比2013年减缩恐慌前更具弹性。”
分析师们目前的预测是,南非兰特对美元将在未来3个月内贬值约2%,至1美元14.6兰特;印度卢比上周一度升至2个半月来最高位,但分析师们预计卢比将在未来一年内贬值逾2%,至1美元74.6美元;土耳其里拉更是被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内跌近13%,至1美元9.5里拉。
事实上,这一情况已然发生。上周,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远不及预期,新增就业人数为7个月来最低。分析师们目前普遍认为,这几乎肯定会促使美联储官员推迟考虑在9月21~22日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美联储后续需要看到更多就业增长数据后才会开始减少购债。美元指数因此下跌并创近一个月新低。
此前,为了减少美联储史无前例量宽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并先发制人地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突然转向(缩减量宽)带来的冲击,不少新兴经济体已经先美联储一步,早早地开启了加息周期。俄罗斯和巴西在内的较早加息经济体也在一段时间内助力了新兴经济体整体的资金流入情况。
巴西央行今年至今已将关键利率上调了325个基点,上调幅度超过大多数其他国家央行,外汇期货市场对其再次加息的押注在9月会议后放缓。与此同时,交易员预计,俄罗斯央行将在未来3个月内将基准利率提高约50个基点,也大幅低于7月初预计的130个基点。受此影响,巴西雷亚尔自6月底以来已下跌4.5%,跌幅超过彭博跟踪的任何一个其他主要货币。
“早期加息的新兴经济体此次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与历史上的加息周期一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他们历史上加息周期的收紧速度更快,因而,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放慢或暂停这一进程。”高盛(411.31, -3.19, -0.77%)驻伦敦的策略师特拉维迪(Kamakshya Trivedi)在本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接下来也将开始某种形式的货币正常化进程,新兴市场加息周期的后半场可能会更加广泛。”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驻新加坡的首席新兴亚洲和欧洲策略师科塔查(Mitul Kotecha)表示,韩元此前缺乏上涨动力是因为韩国央行一度对下一步行动的时机不明确,接下来“在鹰派韩国央行、韩国经济复苏和技术上超卖”等多个因素的推动下,韩元应该会走强。
比如,市场现在预计在第二季度经济以有史以来最快的年增长速度扩张后,波兰可能会是下一个加息的新兴经济体。德意志银行预计波兰将在10月和11月加息。波兰兹罗提今年的表现不及匈牙利和捷克等其他东欧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匈牙利和捷克此前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
德意志银行驻伦敦的策略师哈维(Oliver Harvey)表示,波兰作为一个“在加息方面落后于整体形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接下来将脱颖而出。根据德银的模型,其“鸽派”政策立场令兹罗提被低估了约10%。基于此,如果波兰央行在今年稍晚变得更加强硬,兹罗提可能会走出一波补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