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净资产增长
为啥子每股收益减少,每股净资产却增加
如果每股收益同比减少,实际收益还是正数的话,自然每股净资产增加!
还有少量情况是在该报告期内有过历史年度的收益的调整,影响到本期每股净资产的期初数,导致本期末净资产增加!
每股净资产的增长为什么不等于利润
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与总股本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 ÷ 总股数。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少。例如,某上市公司净资产为15亿元,总股本为10亿股,它的每股净资产即为1.5元(15亿元 / 10亿股)。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也叫“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即企业总资产中,投资者所应享有的份额。“每股净资产”则是每一股份平均应享有的净资产的份额。
从会计报表上看,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主要由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组成。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在公司正常经营期内是不能随便变更的,因此,每股净资产的调整主要是对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你可查一下海尔今年是否进行过利润分配,如果有的话,就会导致每股收益增加,每股净资产减少的正常现象。因为利润分配后未分配利润减少了。
每股净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有什么区别?这两个值是不是相等?
有以下区别:
1、概念不同
前者的资产企业本期净资产增加额与上期净资产总额的比率,后者是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
2、运用场合不同
前者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后者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3、影响因素不同
前者是整体资产影响整体水平,后者是净利润影响整体水平
扩展资料:
净资产收益率的缺陷:
第一.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子是净利润,分母是净资产,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是净资产所产生的,因而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从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第二. 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股权资金)的收益水平,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
道理十分明显,全面反映一个企业资金运作的整体效果的指标,应当是总资产收益率,而非净资产收益率,所谓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
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十所有者权益)×100%
比较一下它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别,仅在于分母的计算范围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净资产,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母是全部资产,这样分子分母才具有可比性,在计算口径上才是一致的。
第三. 运用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存在很多局限性。
(1)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互补性不强。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不相等,因而不能以各企业的收益绝对值指标来考核其效益和管理水平。
考核标准主要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相对数指标,然而,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企业股权资金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考核范围略大(净资产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但也只是反映了企业权益性资金的使用情况,显然在考核企业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调整和完善。
(2)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不利于企业的横向比较。由于企业负债率的差别,如某些企业负债畸高,导致某些微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却偏高,甚至达到了配股要求,而有些企业尽管效益不错,但由于财务结构合理,负债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却较低,并且有可能达不到配股要求。
(3)考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也不利于对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企业可通过诸如以负债回购股权的方式来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实际上,该企业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未提高。良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净资产收益率
百科-净资产增长率
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增长不同步
成本,收益增长,成本也增长。
为什么股价通常高于每股净资产
因为人总往好处想。
股票只能买涨,如果可以买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每股净资产+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比股价还高,能不分吗
一只股票的真实价值不能简单地用净资产、公积金或未分配利润等单项因素决定,亦不能用几个单项因素简单相加而确定。不过,一只股票的真实价值与该股在股票二级市场中的股价相接近。另外,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两项都是净资产中的一部分。若将这三者相加,所得之数能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