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一哥”温氏股份业绩“失温”?

2021-08-23 19:34:35

  商品肉猪波动周期一般为3-5年,行业内习惯性称之为“猪周期”。201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两轮完整的“猪周期”,分别是“2010.4-2014.4”和“2014.4-2018.5”。

  作为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温氏股份受“猪周期”影响严重。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都不太好,在另两家龙头猪企

  的业绩预告中,新希望(11.690, 0.10, 0.86%)(000876.SZ)预计亏损29.5亿元至34.5亿元;正邦科技(9.260, -0.11, -1.17%)(002157.SZ)预计亏损12亿元至14.5亿元。

  IP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主要是牧原股份的自繁自养的全产业链模式不但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而且也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温氏股份、新希望与正邦科技的“公司+农户”代养模式,市场化采购的仔猪成本占到出栏商品猪售价的40%左右,大大抬高了商品猪的养殖成本,使得牧原股份自繁自养的重资产模式在行业价格大幅下挫至成本线之下依然尽显成本优势,这是牧原股份保持盈利和顺利度过此次猪周期的主要原因。

  柏文喜表示,如果行业都变成了自繁自养这一经营模式,那么下一轮猪周期就会冲击所有的头部猪企。在猪周期中能够存活下来并成功战胜猪周期的企业,都是不断创新和成(28.280, -0.17, -0.60%)本领先、管理高效的猪企。

  然而,温氏股份是完整经历过上一个猪周期的,今年却是其首次亏损。行业问题是它亏损的全部原因吗?

  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簕竹鸡场飞速发展,年产值逐年飙升,到了1994年,簕竹鸡场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随后鸡场改名为“广东温氏集团”;2004年,实现产值逾50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达749.39亿元,净利润74.84亿元。

  债务方面,财务数据显示,温氏股份2020年年末的负债总额达到329.12亿元,同比增加139.61亿元,增幅达到73.67%。

  2021上半年,财务杠杆继续增加,负债总额达到584.1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6.47%,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下一篇:NFT的发展路径概述
上一篇: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助力境外抗疫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