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1世界人工智能:AI与碳达峰、碳中和结合

2021-07-13 01:45:57

    “大家好,我是刘慈欣,商汤科技科幻星球研究中心主任。”7月9日,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了自己的新身份,他将与人工智能企业商汤共同打造沉浸式的娱乐新业态。

    “智子也许暂时只存在于科幻的想象之中,但眼下,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把许多概念、许多故事转化为现实。”刘慈欣说。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达特茅斯会议作为人工智能的肇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历经了60、70个年头,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再次掀起了一轮热潮。目前,人工智能行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星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整体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AI技术发展到目前程度已经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了,但客观讲,目前还是点状应用,并不是全面的使用AI技术。

    “目前,很多环节还没有自动化或者智能化,还是人工在做,智能化的道路还很长。”孙元浩说。

    孙元浩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焦点有两方面:一个是在底层技术上,大数据技术是基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处理更多数据模型;二是在人工智能算法和AI芯片上,未来几年必将会在一些卡脖子问题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10年前我们看到的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突破带来的一波红利,5年前我们看到的是大数据带来的红利,接下来的时间点,我们可能看到的是超级计算带来的红利,而这波红利能够帮助大家探索更大的空间。”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说。

    徐立表示,要想真正打通虚实融合,就要全面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然而,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仅有20%的头部需求得以满足,还有80%的长尾应用场景未被覆盖,而这些长尾场景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商汤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及行业伙伴成立“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联盟”(简称:智算联盟),旨在共同促进AI生态的构建,推动国产原创技术的落地应用。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表示,产业数字化将是下一个10年人工智能最大的机会,没有之一,“制造业的智能化是非常巨大的市场,消费互联网的智能化模式在北京成立,但上海大概也能成立,但产业互联网的复制性非常查,不要说跨行业,哪怕同一个行业的不同工厂都不一定能复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伍浩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仍然处于成长期,在技术、应用、安全、隐私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在中国电子董事长芮晓武看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数据的合规性、开放性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在数据资源利用中普遍存在“数据有效供给不足、数据要素市场缺位、技术体系不够完善、法制体系有待健全、制度管理体制滞后”等现象,如何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又一课题。

    “中国电子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发展中找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数据‘定价难、确权难、计量难、安全风险大’的难点,提出了‘数据元件’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中间态’的模式,推动数据实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三次‘蝶变’。” 芮晓武说。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多位业内人士还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系统工程中,人工智能将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比如,人工智能助力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减少碳排放;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绿色研发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等。

    武岳峰资本创始人李峰透露,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应用将与气候技术与碳中和技术同样重要,大有可为,“下一个工业革命,就是信息的智能化与能源的零碳化。”

下一篇:目标股票
上一篇:七大机构美元欧元日元澳元加元汇率走势分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