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船舶集团:船厂切换赛道成趋势,订单已排至三四年后
近日,
中国船舶集团是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建造、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大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同时,中国船舶集团还培育了豪华邮轮、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集研发、制造、配套为一体的世界级海洋装备先进产业集群,不断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2019年11月26日,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于2021年11月底完成总部从北京迁驻上海。据
“今年民品订单大幅增长,承接订单59.46亿元、同比增长182%,目前民品订单大概排到了2026年,2024年和2025年交船订单基本已落实。”黄埔文冲党委副书记陈飞告诉
“特别是近几年,整个船舶行业在加速发展,目前还是要抓好民船这一波向好时期的机会。”黄埔文冲党委副书记陈飞在与包括在内的媒体座谈交流时表示,从产品任务来说,今年是黄埔文冲“十四五”跨越式发展真正提速上量的起步之年,产值将比去年提升30%至40%。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工业产值创下历史新高,交船19艘。目前,公司手持订单116艘+2座,生产任务饱满。
黄埔文冲的前身为创建于1851年的柯拜船坞,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船舶企业,拥有长洲、文冲、龙穴、钦州四大核心厂区,占地近281万平米,码头合计4500多米,拥有1.2万吨级、2.5万吨级、7万吨级、15万吨级、20万吨级等多座大型船坞,是国家国防战略、海洋战略在南海方向的重要支点。
“广船国际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工业产值和利润‘双过半’,上半年经营接单同比增长90%,造船订单承接已经排至2026年。”广船国际党委副书记张庆环告诉
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告诉
“不敢说20年前的船舶行业超级周期近几年肯定会出现,但相信未来5年、10年,船舶行业会有非常不错的市场前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上一次超级周期产生的老旧船舶在技术性能、安全、环境友好、能源消耗方面都不能和现在的装备水平相比,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很大。”谈及今年造船订单暴涨主要原因,周旭辉告诉
广船国际是中国船舶集团上市公司“中国船舶”的子公司之一,上市公司旗下另外三家子公司为江南造船;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其中海船为3738万载重吨。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其中海船为12334万载重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8%。
对标全球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3%、67.2%和46.8%,均位居世界第一。
“打造实力的同时,选好赛道、做好创新,从传统的产品走向新的赛道。”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向包括在内的媒体介绍,广船国际正通过切换赛道,实现造船产品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升级,以此来增加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除了更换赛道外,广船国际的客户群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周旭辉表示,广船国际以往100%的客户为航运公司,目前有较大比例的客户从以往的终端间接客户变为直接客户,包括石油公司、大宗商品贸易商、银行机构等。
今年是“广船国际”品牌创立三十周年,目前,广船国际已创造了豪华客滚船交付纪录和在手订单世界第一,半潜船交付数量世界第一,破冰船和冰区运输船交付数量中国第一,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数量世界第一,MR、LR油轮交付数量中国第一的纪录。
而把握时机、更换赛道方面,广船国际花了两年半时间,使其汽车滚装船手持订单数量从无到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周旭辉告诉
周旭辉向
周旭辉进一步补充道,近几年来,鉴于市场需求, 汽车滚装船的船价平均涨幅相比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要更加可观,“这也是为什么广船国际在原有拥有豪华客滚船的丰富积累下,义无反顾地选择切入汽车滚装船赛道的主要原因,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是前提,盈利能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最简单有效的驱动力。”
“我们对未来几年实现总体盈利是有信心的,也归结于换赛道以后的结果、产品转型后的结果以及自己实力的提升。”周旭辉告诉
黄埔文冲方面,近年来,公司聚焦主建船型,践行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转型,成功自主研发“鸿鹄”系列1900TEU/3000TEU支线吨散货船,并取得批量订单。
“今年上半年的主建船型接单占比超80%。”黄埔文冲经营部总经理陈雷告诉
陈雷表示,“我们对支线集装箱船的市场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受环保要求的影响,以及欧洲征收碳税的影响,会产生一些更新迭代的新订单。从长远看,由于减碳的需求,导致一些老旧的集装箱船必须要改造,选择用新的燃料来替代传统燃料的集装箱船。此外,对于船东而言,过去几年暴利航运时代赚取了巨额利润,会促使船东更新船队。”
“黄埔文冲的中期规划是要把中小型气体船进一步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中国船舶集团在该领域的建造力量。”陈雷还表示,一是由于环保需求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刺激气体船订单增长,另一方面,近两年气体船在市场的运价和租价都发展良好,黄埔文冲今年也交付了一艘9500立方米多用途气体船,具有运输多种不同气体的功能。
在期间,
“2017年以后,广船国际基本在豪华客滚船建造领域逐渐掌握话语权。”广船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
广船国际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近三年,通过建立“广船标准”,实现了内装材料的100%国产化,船舶建造周期大幅缩短,码头周期从20多个月压减到平均6个月,形成了具有广船国际特色的客滚船项目运作及建造模式,“除了要取得国外船东对国产材料的信任外,材料也需要满足船舶硬材的规范要求以及船舶社的认证,而很多厂家此前的产品都是运用到陆地上。因此近几年,广船国际也在帮助这类厂家进行取证,推动国内船舶材料市场越做越大。”
在技术方面,广船国际也成功攻克了LNG/燃油双燃料动力推进系统、振动噪声控制、安全返港等一系列最前沿的关键核心技术,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卓越的船舶性能获得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
随着供应链越来越成熟,广船国际也逐步实现盈利,从2018年以后的豪华客滚船订单,基本都有利润,目前一艘大约有10%至15%的毛利。广船国际有限公司Moby豪华客滚船项目经理曹继飞接受
据
值得注意的是,中船安谱自主研制的C919飞机座舱引气发动机排气污染测试系统,应用于实时监测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在试航过程中座舱内特殊气体浓度,保护座舱内乘客安全。
“中船安谱这些检测设备,目前芯片跟核心材料基本上都实现国产化。”中船安谱相关负责人告诉
“目前首台套起重机已顺利完成系泊试验,即将开赴深蓝进行复杂海况下的救援打捞试验验证,将有力支撑我国海军从近海防卫走向远洋防御。”据华南船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深海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较少,核心元器件国内缺乏,配套受国外垄断的诸多难题。而华南船机克服主动波浪补偿控制技术试验验证难题,交付了2台我国自主研制、防务装备领域国产深水主动波浪补偿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