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政治局会议部署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会议认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一季度是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从各方数据来看,宏观经济的增长好于预期,但如何将这种表现持续下去,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面临的问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
钟辉勇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仅需要推动经济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促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自由流动,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带来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在接受
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各类企业都要依法合规经营。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钟世虎在接受
钟辉勇也指出,由于实体经济的核心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来说,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所有制歧视,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能够在市场中公平竞争,这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
吴一平指出,目前,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扶持政策应体现公平性,这与我国加入RCEP后在竞争执法中必须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相符。
“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而创新力较强的特点,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联系制度,聚焦于产业政策咨询和征求意见,以此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稳定、畅通的信息渠道,着力解决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错配的问题。”吴一平说。
钟世虎指出,企业家信心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于企业家的信心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落到实处,去提升企业家信心,还是要去稳住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