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副行长:今年整体息差面临小幅下行压力,外币息差改善程度弱
2022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76%,同比上升1个基点。近期,在连续多次LPR下降带来重定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展望中国银行2023年的净息差趋势?
3月31日,中国银行相当于一些协议存款、5年期以上的高成本存款。受此影响,境内人民币的负债成本下降了7个bp,境内人民币存款的成本下降2个bp。”
“中国银行外币资产端属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重定价的时间很短,所以利息提上来以后,收益率上来得很快。另外在负债端的重定价的期限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外币息差在去年快速提升。”张毅说道。
“从今年来看,我们今年集团的息差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人民币端口来看,LPR下调在今年的影响要大于去年。就中国银行来说,人民币贷款的重定价的占比基本上达到90%以上。外币息差来看,去年是我们有利的因素,但是今年美联储目前市场都在预计它的加息步伐会放缓。”张毅说道。
“另外一个就是,外币负债随着时间的拉长,逐渐到了重定价的期限,外币负债成本将逐步上升,外币息差的改善程度弱于去年。” 张毅说,“所以总体判断来说,今年中银集团的整体息差面临着小幅下行的压力。但是面对这些压力,我们会主动做好主动的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