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志愿快响应nbsp;精准调度强保障:云霄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志愿
组、机动组。形成“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上下联动、敏捷高效”的应急志愿管理体系。统筹安排志愿者开展政策宣传引导、扫码测温、参与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配合上门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关爱帮扶特殊群体等工作。针对群众的迫切需要和困难问题,及时回应和处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推动“志愿者进网格、在职党员驻网格、群团组织联网格、专职网格员包网格,有效落实防疫措施、回应居民需求、维护防疫秩序、守护社区安全。组织专业力量,科学有序地参与到卫生防疫、人员排查、健康咨询、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扎紧织密为民服务保障网。筑牢防线,服务群众“零距离”;勇毅前行,助力检测“加速度”;爱心上门,疫情防控“有温度”。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雪中送炭”常有,绘就“幸福云霄”的暖心底色。
成立应急物资储备调度平台。建立彩虹应急驿站,通过人才共享、信息共享、技能共享、设备共享、资金共享等,将社会救援力量现有的资源纳入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中,实现应急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精确溯源,努力解决应急志愿服务“最后一百米”问题。共筹集救生衣、防护服、救护包、对讲机、救护用品等应急物资2400件,收集整理防灾减灾和安全课件、等3100套。募集和储备一批医用隔离面罩、防护服、洗手液、等防控物资,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资源“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探索建立“多元化协同、开放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科学化评估、制度化运转”的工作机制。打造科学高效的协同作战机制、能力储备机制、平战结合机制等运行机制,优化供需对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推进民间应急力量整合提升,逐步建立第一响应者制度,培训一批在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紧急事件时能够携带着信息和资源、有准备、有装备、首先赶到现场实施救助的人。
规范应急志愿服务流程。组织编写《云霄县七彩虹志愿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导引》《云霄县疫情防控应急志愿者岗位培训微课堂》等志愿服务材料。编制《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流程图》,按照“建立工作群—发现疫情—应急启动—发布岗位—岗位认领—两码核验—志愿者集结—岗前培训—开展服务”的流程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兵棋推演”或应急演练。制定和细化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志愿者责任、分工,包括服务岗位、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信息反馈渠道、应急处理方法等,合理分配任务,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原则,不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自身专业和职能范围外的服务。按需设岗,合理设置志愿服务时长,做好志愿者服务记录。组织方配备口罩、防护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物品,协调解决用餐、交通、保险等问题。
坚持“非必要,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未防护,不上岗”和属地化招募与管理的原则,把保证志愿者安全作为前提和底线,实时告知疫情动态,提示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培训管理和关心关爱,引导应急志愿者科学、有序、安全、有效开展服务,努力让广大志愿者感到安心、暖心。以“线上+线下”方式,分级、分类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培训,分领域、分层次培养志愿服务骨干队伍和专业力量,实现志愿者“应训尽训、能专尽专”。帮助志愿者掌握必要的疫情防控知识和服务技能,特别是对参与隔离点、高速口、车站等高危区域服务的志愿者必须进行专业培训,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培训不合格的严禁上岗。
健全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在制定工作配套文件上“挖潜力”。进一步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有关规范。在拓宽资金用图文宣传防疫知识,记录“战疫”生活点滴,讲出“战疫”故事,把最新的防疫知识政策、最美的志愿服务风采、最感人的“战疫”故事传递给广大市民。深入挖掘、宣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凝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实行褒奖激励,对于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或个人,给予评选表彰、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同时给予志愿者适当补助,让好人好报、德者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