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价格战开打!宁王“锂矿返利”以价换量 同行紧跟“打九折”
指出,这一价格涨幅相当大。相较之下,一些二三线厂商并未将成本压力完全转嫁给车企。
极度缺货后的供给暴增是必然结果,随后的暴跌也不可避免。如今,贯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格涨势再难以为继。
今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由于整车增长率降低、插混等带电量较低车型对动力电池需求量较低,市场的锂电需求压力将得到缓解,预计今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35万至40万元/吨;为保证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较为合理的平衡价格区间为30万至40万元/吨。
碳酸锂是锂电正极材料中,成本最高的原料。而实际上,不仅仅是碳酸锂,1月锂电池材料价格已全线下跌,且正极材料及其原料、电解液等跌价幅度最明显。
TrendForce数据显示,正极材料中,碳酸锂1月均价环比下跌12%;氢氧化锂价格受惠海外订单需求支撑,价格跌幅较碳酸锂略轻;电解液终,受锂盐价格下跌影响,1月电解液的原料六氟磷酸锂均价下跌11%,进而影响电解液1月均价下跌11%-15%。
上游价格下跌,无疑让电池厂商得到了一定喘息空间。例如,另一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月初就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碳酸锂原材料成本的下跌,带来产品成本的降低,销售毛利率水平提升。
另据数据显示,1月整体电芯价格跌幅约1%,各型态如方形三元动力电芯、方形铁锂动力电芯等价格分别下跌1%-2%不等,TrendForce预期下月价格将继续下跌。
今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正式退出,尽管已推出购车补贴政策以促进消费,且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延续至2023年,但有机构指出,由于2022年第四季新能源车促销策略推出时,透支部分市场购买力,叠加2023年第一季度市场淡季,中车市场增速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电池厂商而言,主动降价不失为一种留住客户、甚至抢单的有效手段。而同时,这也可能引发竞争对手跟进,或成为其他车企倒逼供应商降价的手段,接下来动力电池降价潮是否会进一步扩散,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