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还有希望吗(暴风集团会不会重组)

2022-12-22 05:46:43

  暴风集团最快重新上市时间

  暴风集团之前就上市了,但是于2020年10月26日终止上市,主要是因为2020年7月末,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被公诉至法院,指控罪名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并且也被查实了,该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

  2022年5月,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30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所以短期内公司不会重新上市。

  暴风集团从327元跌到5.67元到底发生了什么?

  暴风集团股价从327元跌到如今的5..67元,仿佛在这4年当中做了一场美梦,等醒来之后梦是相反的,不是美梦而是噩梦;暴风 科技 4年多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下面来梳理一下大致情况。

  暴风 科技 在2015年3月24日以7.14元正式登入A股上市,刚刚好当时A股已经处于牛市行情当中,股市赚钱概率非常高,每天都是有2~300家个股涨停;所以暴风 科技 凑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随着上市之后二级市场各路资金的炒作推高股票,直到5月21日暴风 科技 见到顶部327元,随着在高位震荡;在6月12日开始牛市结束,暴风 科技 的噩梦已经正式开启。

   在6月12日开始A股正式进入熊市行情,从高点首先迎来5个一字跌停板,5个跌停板之后盘面已经恐慌了,各路资金开始恐慌出逃,有些资金不计成本的兑现出局;在2015年90.63元开始暴风 科技 实施高送转10送12元,高送转之后公司的股价41.19元开盘,随后迎来一波超跌反弹;

   就在2015年10月26日暴风 科技 进行资

  产重组,开始搞收购转型,重组之后股价不涨反跌,迎来了补跌行情,持续的阴跌不断;随着暴风 科技 在2016年6月6日公司正式更名为暴风集团,暴风 科技 被改为暴风集团最终迎来不断的下跌,随后近2年多由于公司的业绩在走下滑路,直到今天2019年7月29日5.67元。

   就在今天暴风集团真是迎来了暴风雨,受到消息实控人冯鑫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今天暴风几天出现一字跌停,以 历史 最低股价收盘。

  综合以上对于暴风 科技 更名为暴风集团的过程,股价从327元跌到5.67元,短短4年时间已经发生了以下时间,让一只妖股成了垃圾股:

   (1)暴风集团上市时间好,遇到了牛市创了 历史 新高;

   (2)随后又经历过熊市,让暴风集团股价腰斩再到斩腰;

   (3)公司收购转型,暴风集团转型失败;

   (4)公司大股东经营不善,业绩一路下滑,至今成了亏损公司;

   (5)内在价值不断的缩水,股价不断的阴跌;

   (6)公司实控人冯鑫涉嫌犯罪;

  暴风集团上市4年多,在A股市场风光无限,变成现在一只雷股;在过去四年多时间,暴风几天仿佛做了一场美梦,从市值近300亿变成如今的20.76亿元。

  暴风集团会和乐视一样下场吗?股价下跌了那么多还有救吗?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何况是变化无穷的A股市场。公司上市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存在弊端。投资者可以看到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出现问题,瞬间就可能处于风口浪尖。如今,又一家公司身陷舆论的风口,它就是暴风集团。

  截止1月25日,暴风集团的股票大跌,市值是26.4亿,净资产是5.52亿,净利润是负的2.28亿。无数的股民朋友,可能要直面损失。暴风集团的股价,一直表现的比较良好,2015年,暴风集团的极盛时期,股价最高达到327元。往事只能怀念,如今的股价,徘徊在9元左右。

  这次断崖式的下跌,也有一定的征兆。1月3日到1月11日,暴风集团突然增加了十几条被执行的咨询。高管陆续离职,营收下滑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投资者自然会谨慎对待,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暴风集团的现状,成为人们的谈资,有观点认为暴风集团越来越像乐视集团。

  关于暴风集团衰落的根本原因,虽然言论很多,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运营问题,王牌产品播放器,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被分流,导致营收下降。2018年,暴风集团的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亏损12.18亿。暴风集团CEO冯鑫认为,暴风影音作为拳头产品,要大力发展。花费大量的资金,投资硬件。暴风集团的资金可能不是很充足,在缺钱的情况下,冯鑫和贾跃亭都选择质押股权。

  有数据显示,冯鑫质押了95.35%的股权,被冻结的有4.65%。可以说,冯鑫的股权都质押出去了。不仅如此,冯鑫同样采取了公司发债模式。感觉和贾跃亭的处理方式,比较相似。但是,冯鑫不是贾跃亭,两者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贾跃亭动不动就减持股份,表示减持款无偿借给公司。冯鑫在这一点上,显然更受好评。他不会动不动的就减持公司股票,无形之中,增加股民的信心。而且,冯鑫质押股票换来的资金,全都投入到暴风的业务里去了,这些是能查到出处的白纸黑字。贾跃亭的资金,都转移烧钱严重的汽车行业。而且,到现在为止,冯鑫一分钱都没有套现,所以,股价涨的时候,几乎没有拿到好处,反倒股价跌了,还引来了质疑,也是世事无常。

  其次,乐视的股价大跌,已经成为常态,几百亿的烂摊子,想要通过融资解决,还是比较困难的。而暴风集团的债权融资,总共还不到4亿。相差这么多倍,暴风的烧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就算暴风影音失败了,不会资不抵债,顶多是小打小闹,并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最为重要的是暴风并没有退市,还在搞重大重组,股票的涨涨跌跌很正常的。大跌的确令人质疑,但是,换个角度想,苹果开完发布会,市值蒸发了552亿人民币,一晚上跌掉了8个暴风集团,照样屹立于市场,没有人说它衰败。现在觉得暴风集团陨落,还有点为时过早。你觉得暴风集团会就此一蹶不振吗?

  从巅峰到退市,暴风集团经历了什么故事?

  泡沫,大家都会觉得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但泡沫其实很矛盾:暴富神话、血本无归,这样截然相反的词都可能出自于它。

  比如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爱尔眼科涨幅高达30倍,比贵州茅台还要豪横。而金亚科技在股价跌到0.29元后,黯然退市。曾经都是泡沫和科技的代表,结果却是:一个让人暴富,一个使人破产。

  很多人对科技泡沫的第一印象,是血淋淋的镰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暴风集团。2015年,暴风集团上市,41天37个涨停,股价最高达到327.01元,市值一度高达400亿。不到两个月,暴风集团内部诞生了10个亿万富翁、31个千万富翁和66个百万富翁,创始人冯鑫身价过百亿。

  冯鑫曾是暴风集团的灵魂人物。暴风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冯鑫直接持有公司21.34%的股权,间接持有4.45%股权,是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冯鑫2005年创业,2007年初,冯鑫团队收购“暴风影音”,开始公司化运营。根据冯鑫自述,他是一个“混子”,“勉强从大学毕业”,之后在金山软件做过销售,直到从毒霸事业部总经理“被辞退”,去了雅虎中国,后来创业,总之整个人生“是莽撞的”。在互联网1.0时代,暴风影音曾在这一领域的市占率一时风头无两。

  2010年,暴风重组,冯鑫决定回国内上市。之后美元资本退出,引入华为投资、金石投资等国内资本。但随后证监会A股审批暂停,上市之事耽搁了下来。

  2013年,暴风与阿里接触,如果成功,暴风将被阿里巴巴收购,阿里则在未来几年投资9亿左右美元。“正跟阿里谈着,突然收到一个短信说,A股要开锁了。”A股本来就是暴风的战略之地,所以他毅然决定还是自己干。

  2015年,暴风集团在创业板上市。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创业板科技股标的较为稀缺,因此暴风集团受到资本热捧,一度飙出30个涨停,羡煞旁人。

  而上市的前一年,即2014年,暴风集团营收只有3.862亿,净利润4185万。如果按传统行业来算,4000多万的利润,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400亿的估值。但虚拟现实、互联网等新概念,实在过于迷人,趋之若鹜者络绎不绝。

  可惜,暴风集团,热闹一番后,惨淡落幕。2020年7月1日,暴风集团被暂停上市。8月28日,深交所对其下发“死亡通知”:终止上市。而冯鑫本人,也正面临着接二连三的司法指控,自顾不暇。但真正受苦的,却是为这泡沫买单的人。

  暴风集团终止上市的前一年,还有逾6万股东。投机者血本无归,但暴风集团内部人员却大都套现离场,拿到了实实在在的金钱。据不完整统计,2016年来,暴风集团的原始股东累计套现超13亿元。除冯鑫外,公司高管走得一干二净。

  也许,这些套现离场者,有不少曾是胸怀热血的少年,但最终败给了现实。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了。在暴风集团的巅峰时刻,市盈率高达千倍以上。也就是说,假设暴风集团每年利润增长率为0,则需要千年以后,才对得起这被炒上天的股价。

  千年太久,发财只争朝夕。类似于暴风集团这样的科技泡沫,对整个科技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它会让投资者产生偏见,使得一些很有潜力的科技公司,被当成骗子,拿不到融资,早早夭折。也使得许多屠龙少年,最终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

下一篇:公司为什么减持股票(上市公司一直减持股票)
上一篇:做强品牌 奋“径”共富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