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论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指引A股?

2022-12-18 23:01:43

  2023年仍是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大年,政策驱动的特征将会仍旧明显。当前市场进入稳增长扩内需和对明年经济预期改善的窗口期,在政策指引和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下,短期内经济复苏相关代表指数和银房家有望继续表现。当权重指数对经济复苏的修复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就会逐渐放缓上行斜率,逐渐转为偏新兴成长指数占优的局面,科创50、中证1000,等新兴成长指数可能会相对占优,可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广发策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七个亮点 A股修复市优先布局“托底+重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7个亮点。第一,确立明年经济大方向为“回升”。第二,“统筹”为高频词,系统性思维强化。第三,扩内需放在明年工作第一顺位。第四,产业政策围绕“安全”。第五,互联网平台由“反垄断”转为“支持”态度。第六,国企改革方面提“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或与“中特估值体系”建设思路契合。第七,地产方面提“保交楼”“重组并购”“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加上近期刘鹤重申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地产基本面预期回暖。

  华安策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频频 政策发力下关注4条主线

  明年宏观政策规模力度的绝对提升在基本面和流动性层面上有助于春季躁动行情的演绎。宏观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经济迎来改善、流动性维持充裕,为春季躁动行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赤字率调升,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围、节奏前置可期;货币政策发力精准结构性工具的同时,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且年末年初和春节节前节后流动性需求较大,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要求下,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望推出,明年年初降准降息可期。因此明年一季度再度出现天量新增社融、信贷以支持经济改善和流动性环境宽裕的可能性很大,这为春季躁动行情演绎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国海策略:突出稳增长、全力提信心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股票市场方面,2023年或呈现结构市、双创牛,重点关注两条主线。本轮市场估值调整已接近尾声,在2023年美联储加息大概率退坡、重大改革预期继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三重驱动之下,2023年有望提估值,其中在改革大年及流动性边际变化的背景下,市场或呈现结构市、双创牛。行业配置布局制造强国、安全资产,一是关注传统制造业成本下行带来的毛利率改善,以及主动补库和产能释放带来的盈利复苏,看好工业母机、专用设备、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等赛道。二是关注政策支持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计算机、电子和军工等细分领域高景气延续。布局信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航空航天和电子、医疗设备、风电、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此外,主题投资关注“一带一路十周年”、“AR与MR”与“全面注册制”。

  兴证策略:顺势而为 方向更加明朗

  尽管疫情冲击下短期市场略有波动,但政策宽松趋势明朗+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之下,本轮修复仍将继续。1)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确认政策宽松趋势,并明确要求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好转,有望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和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持续回暖。2)海外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确认放缓加息步伐,美国通胀连续低于预期之下11月以来美债利率也大幅回落,海外流动性环境已在改善,带动人民币贬值压力减弱、外资回流。3)当前市场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截至12月16日上证综指12.6倍、创业板指39.3倍的PE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此同时股权风险溢价也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71%和95%的历史高位。因此,尽管11月以来市场修复并回升至9月中旬大跌前水平,但相比于9月,当前无论是从对经济的担忧、对地产风险的担忧、还是从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等来看,都有明显的缓解和改善。因此,我们认为本轮修复仍将继续。

  开源策略:扩大内需战略 消费和制造业或将是重要抓手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展望2035年,《纲要》给出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我们将从中长期与短期的视角进行分析: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扩大内需战略具备战略发展意义。从短期视角来看,扩大内需将有助于缓和外需下降影响,促进国内经济从疫情冲击后恢复增长。预计2023年外需对国内经济支撑或减弱,宏观基本面的回暖或主要依靠内需拉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在短期亦具备迫切性。

  华福策略:成长代表“新半军”的相互性价比如何?

  “新半军”三大板块中,板块最值得关注。新能源景气趋势最优。景气度类指标是分析“新半军”指数走势的重要指标,从景气度趋势来看,最优,预测净利润近期环比大幅边际回升,同时业绩超预期强度也在缓慢增长,为股价带来上行动力。目前资金均处于较低水平,板块稍显优势。从主力资金角度来看,目前“新半军”都出现了单日资金净流出的状态,但军工资金净流出较少,同时主力资金净流出占比较小,资金流动趋势平缓。估值指标对比,估值近期修复。截至目前,PE估值20,近一年估值分位数为0%,处于低位,近期估值下滑趋势放缓。军工目前PE估值52,近一年估值分位数为11%,波动幅度较小。半导体目前估值分位最高,PE为30,近一年估值分位数为69%,目前估值有所回升,市场预期逐步修复。拥挤度指标对比,半导体交易拥挤度高于其余两大板块。复盘历史数据发现,当行业交易拥挤度处于较高水平,市场情绪高涨时,往往将带动股价出现上升趋势。当前指标数据表明,半导体交易拥挤度高于其余两大板块,为股价提供一定支撑。

  国君策略:投资聚焦成长性 龙头白马中期增长优势回归

  当前A股面临的定价环境是短期不确定性的回升与中期不确定性的下降,即经济修复的具体路径模糊,但复苏的方向却十分明确,投资风格应从即期景气高增转向中期的修复增长空间。展望23年,在行业间增速差异收敛的背景下,行业内大小公司增速的再分化将成新的焦点。23年龙头白马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将达26.7%,较非龙头的差距重新扩大。我们认为,龙头白马经过近一年调整悲观预期已计入较充分,其估值已降至19年历史中位水平,相对非龙头溢价显著收敛。持仓拥挤度亦明显缓解,超配比例已降回18年初。低估值、低预期结合中期复苏高弹性,龙头白马将开启估值与盈利修复的新阶段。

  中信策略:建议围绕医药医疗、地产产业链和出行链三条内需主线均衡配置

  全面修复行情仍处于观察适应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定调后,政策预期博弈退潮,疫情成为核心观察变量,预计本轮疫情流行期将在明年1月达峰,2月经济将快速恢复,在此期间市场仍将以存量博弈特征下的短期交易为主导,波动依然较大;建议围绕医药医疗、地产产业链和出行链三条内需主线均衡配置,并关注政策定调积极的数字经济主题。

  中金策略:市场整体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配置

  市场11月以来的估值修复可能仍有望延续,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并有一定的修复空间。我们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在政策调控、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一旦某些或全部因素有所缓解,增长反弹力度可能超预期。配置方面,我们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企业也值得关注;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主线。

下一篇:新股配股是什么意思(先旧后新配股是利好吗)
上一篇:义乌海关关于义乌市秋华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侵犯“FENDI及图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