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旅游局:线上线下双联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来,围绕解决基层文化高质量发展不够充分、场馆综合效益发挥不够显著、区域文化影响力不够强等问题,金湖县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智慧广电平台,线上构建“一镇一品”电视门户平台,线下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四站”工作格局,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集约化提供政用、民用、商用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良性发展的“文化圈”。
一是统筹管理,组建“一所四站”工作格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对基层文化资源全面梳理、整合,最大程度提升质效。整合阵地。镇社会事业局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下设综管站、文化站、融媒站、网络站等4个机构,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职能为一体。优化人员。综管站配备1人、文化站配备3人、融媒站配备3人,网络站由现有人员不变,形成以综管站为统筹,文化站承担文化活动组织,融媒站负责新闻采、编、播等,网络站负责智慧广电乡村平台建设、运维和推广使用的工作格局。保障经费。合理划分县、镇事权,明确经费支出范围,纳入财政保障,加大县、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通过实体化运行,在不新建阵地、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通过人员集约化使用、资源整体化利用,实现集中力量办事、有效融合运作,提升了镇公共文化资源的整体效能。
二是统筹活动,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凸显新时代文明实践牵头作用,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工作真正应民呼、解民需。完善工作机制。突出思想引领,对“三下乡”服务项目系统梳理,建立资源库清单,在智慧广电“一镇一品”电视门户建立群众“点单”、平台“接单”“派单”、文化场馆“买单”、群众“评单”机制。精心组织活动。围绕“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场场有人气”目标,周六周日常态化开展“周末公益课堂”活动,开设红色观影、亲子绘本阅读等志愿服务,每周一到周五开展医疗健身、法律服务等活动,其中文化文艺、 医疗健身类最受欢迎。注重改革创新。实施农家书屋“直通车”“流动车”“网约车”三驾马车,分级、分类、分众服务群众。“直通车”利用“逢集”将群众喜爱的书籍直达镇街定点服务群众,“流动车”将贴切群众的需求的书籍“搬”进村户借还,为有阅读障碍的群众提供读书、读报,扫码听书等定制服务,“网约车”根据“你点单我服务”“将书籍送至村头、田头、案头,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打通“最后一米”。
三是统筹平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对接。针对基层“一老一小”较多,智能手机使用不多等现实情况,针对性地开展线上服务。优化平台建设。镇街电视门户主界面运用瀑布流设计,遥控器下拉即可全部浏览,设置主副两个界面,主界面主要包含“本镇身边事、新时代文明实践”等7个版块,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版块包含“便民服务公告、邻里互助、微心愿、一键求助”等栏目。打通融媒体中心宣传共享渠道,融网合一,县镇村节目同步。融合数字文化服务。针对志愿活动群众知晓、参与率不高等问题,镇街平台开通文化活动事前线上预告、线上预约、线上直播、线上互动,事后活动总结宣传。利用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推出线上培训课程、艺术欣赏、直播点播、电子阅读等,让基层群众宅在家里享受来自“云端”优质文化服务。服务提供数商兴农。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把智慧旅游融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专门设置“数商兴农”“荷你一起全球购”“游在金湖”“公益直播”“美丽农庄”等栏目,推介宣传景区、餐饮、民宿和特色农产品。对接省公司“新国货”金湖严选”等电商平台,将金湖本地产品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销售。目前,有四大类28种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为提升乡村数字经济出力。线上线下互相促进。为保障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成果发挥长效,创新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金湖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金湖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全覆盖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委宣传部牵头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水韵湖城”一镇一品电视门户建设工作的通知》,成立专班,每周编发电视门户运营简报,保障线下活动频次和质量,线上内容更新和平台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