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期大基金持股(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会涨多少)
大基金二期投资了哪些企业
按照目前的进度,大基金二期投资了紫光展锐、中芯国际等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目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科技制造型公司。
1、国家大基金二期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比一期的两倍还多。按照相关进度,大基金二期的投资方向会以设计材料设备等为主。
2、最先投资紫光展锐其实不让人以外,因为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国内5G通信芯片的龙头,也是国内唯一对公开市场提供5G通信芯片的公司(目前,华为海思的5G芯片仅自用)。
3、在首个投资项目紫光展锐确定之后,5月15日,国内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中芯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等多方订立新合资合同及新增资扩股协议。结合目前已投的两家公司来看,芯片制造以及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或更容易得到大基金二期的青睐。
拓展资料:
所谓大基金二期并不是指某个基金,因此没有场内场外之分,也不能申购。
而是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是国家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部署,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家大基金二期共27位股东,既有财政部、地方,也有中国电信、联通资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紫光通信、福建三安等机构。
国家大基金二期基于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进行布局,设计环节、材料及装备预计是投资侧重方向,如对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企业投资。望打造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体系,尤其是国产装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环节。
大基金为何开始减持潮?
半导体和芯片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股东们正在利用这一形势。作为大股东的我期基金也开始现金流通股盈余有序退出。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庞大的资金流动盈余或超过600亿美元,使富有的资金流动盈余,再加上提现期的到来,持有现金流动盈余是无可指责的。此外,在有序退出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融资2000多亿元开始接力,已向多家企业大举投资。
在减持计划公布之日,该大基金持有京方8%的股份。减值是大基金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独立做出的决策。大基金持有兆易创新7.31%的股份,减持是为股东实现良好回报;大基金持有安吉科技11.57%的股份,是在IPO前收购的,减持是为了收回投资成本。据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9月全国基金第一期成立,2018年完成基础投资,撬动5145亿元地方和社会资金,累计投入IC产业资金约6500亿元。项目覆盖IC行业上下游、制造、设计、测试、设备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从大基金一期的投资时间节点来看,不难发现大基金的投资已经进入了回收期。自2019年以来,大基金频频宣布减持。例如,2020年6月,大基金减持了它们在京方1%的股份。去年3月和7月,大基金总共减持了该公司2%的股份。2020年6月,这家大基金减持了其在三安光电 2%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1年大基金开启了新一轮的减资,但近年来,第二期大基金开启了新一轮的投资行动可以看到,分别投资于深科技的佩顿存储封闭测试、长鑫存储的DRAM 、紫光展锐 、中芯国际北京合资线路项目和中芯南方项目。
国家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41.5亿元。大基金并没有从整体上退出半导体领域,而是进行了结构调整。角色转换是大基金经常减持的原因之一。他们不与前两类机构竞争非“国家战略级”项目,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定位,专注于上游的瓶颈项目,从而提供更多的及时帮助,增加更多的效益。前期公开资料显示,基金二期将投资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布局。
国家大基金是什么意思
一、国家大基金是什么意思
国家大基金全称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26日成立,首期募资1387.2亿元(相比于原先计划的1200亿元超募15.6%),为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
二、国家大基金资金构成
国家大基金一期于2014年9月成立,一期注册资本987.2亿元,投资总规模达1387亿元,主要股东是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紫光通信等,分为投资期、回收期、延展期各5年,为期15年的投资计划。
国家大基金二期于2019年10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是一期的延续,相比于一期的规模扩大了45%,可见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在股东方面,大基金二期同样由财政部、国开金融作为最大股东,投资均超过200亿元,不过总体来看,其资金
三、大基金一期与二期的异同点在何处?
首先,相同之处当然均是为了扶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加速半导体核心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而不同之处则更多体现在两期基金的投资策略及投资方向布局上。
查阅相关研究报告可知,大基金一期投资布局以制造领域为主,主攻下游各产业链龙头,二期则更聚焦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领域。
大基金一期从投资领域的分布情况来看:集成电路制造67%,设计17%, 封测10%,装备材料类6%。此外,其投资于产业链环节前三位企业比重达到70%。
大基金二期则是以设备、材料为投资重点,主要投资短板明显的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方向集中于完善半导体行业的重点产业链。
大基金二期的跟进一是接棒一期的大目标,二也是扶持其他更需要扶持的细分领域,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等等,持续向2014年6月份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提到的:“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的目标迈进。
赛微电子大基金二期成本
3亿元。
2022年伊始,大基金二期投资半导体产业链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耗资3亿元参与了深南电路定增。
赛微电子进入2021年后,大基金二期投资节奏明显加快,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2021年期间,大基金二期公开投资项目超过10个,涉及中国移动、兴发集团子公司兴福电子、东芯股份、灿勤科技、华天科技、北方华创、上扬软件、至微科技、佰维存储、南大光电、格科微、广州慧智微电子、中微公司、华润微等。
长电科技: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股价已企稳或将开启新一波上涨?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集成电路封测作为芯片制造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是实现半导体国产替代路上必须攻克的一关。
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后, 全球经济复苏远超预期,5G、新能源等领域发展迅速,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激增 ,释放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长电 科技 为核心的封测巨头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特别是 在长电 科技 长期下跌的背景下,其股价有望实现扭转,或将企稳回升 。
公开资料显示,长电 科技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分立器件制造销售等。 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公司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资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众所周知,我国三大封测巨头分别为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和华天 科技 。
那么,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又有哪些优势?
一、无可匹敌的行业龙头优势;
截止3月11日收盘,长电 科技 、通富微电、华天 科技 的总市值分别为461亿元、232亿元、363亿元。
相较于后两者,长电 科技 的市值更高、营收占比更大、净利润更多。
事实上,长电 科技 作为全球第三、中国大陆第一的封测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方面已经跻身全球封测行业的第一梯队,无论是从技术的全面性或先进性来看在国内均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特别是2022年注册制即将全面施行,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必将更多地涌向行业龙头。 届时,作为封测龙头的长电 科技 有望获得溢价。
二、较低的估值、良好的基本面;
作为封测龙头,长电 科技 目前的pe仅为16.33,相较于通富微电的24.28、华天 科技 的25.95, 目前估值为封测三巨头中最低,与其行业龙头的位置严重不匹配 。
1月24日晚间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2021年净利润预计为28亿元-3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72%-136.2%,业绩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近年来,长电 科技 净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国内市场市占率也在稳步提升。
中国半导体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封装测试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8%;2021年1 3季度中国封装测试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1%。
公司同期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年的28.2%,2021年1 3季度的16.8%, 均远高于国内封测市场平均增速 。
三、公司新建项目逐步投产放量,研发产品不断推出,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底,长电 科技 发布公告,位于江苏宿迁苏宿工业园区的新厂正式投入量产。
随着新建项目完成试生产,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长电 科技 宿迁工厂的产品组合和制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升级 ,在不久的将来会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芯片成品制造解决方案,成为推动长电 科技 业绩增长的强大动力。
除了在新建厂房提升产能外,公司还持续在技术研发领域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产品的 科技 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 公司已具备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的封装和测试能力,并且已批量供应光伏和充电桩等行业 。
可以预见,“产能扩张+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将会成为双引擎共同推动长电 科技 的营收迈上新台阶,也将大幅提高长电 科技 的盈利能力。
四、国家大基金已完成阶段性减持,股价正处于 历史 低位;
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11月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共减持长电 科技 5%股份,持股比例由19%降至14%。
而在此期间,长电 科技 的股价由37.77元跌到了32.42元,跌幅达到了14.1%。
受大盘拖累,以及半导体板块整体调整等因素影响,长电 科技 的股价目前仅为25.88元,相较于大基金减持完毕时的股价,涨幅仍高达20%。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大基金减持了5%的股份,但 仍然持有长电 科技 14%的股份、仍然是长电 科技 第一大股东 。
减持并不意味着国家大基金不看好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发展,而是为了让国家半导体行业更好地实现整体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大基金二期开始逐步布局的背景下。
那么,长电 科技 就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
当前A股市场上,各个白马股的股东人数激增,如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三一重工等。
长电 科技 自然也不例外。
自19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公司股价的飙升,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也开启了一路上涨的模式。
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长电 科技 的股东人数达到了36.47万,较19年股东人数低点增长超过250%。
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6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长电 科技 ,持股数量环比上季度降低34.4%;持股市值环比减少2.31亿元。
从上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 长电 科技 的筹码逐渐转移到散户手中。这是所以白马股的通病,也是当下长电 科技 股价上涨的最大阻力。
随着长电 科技 逐步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长的市场热点应用领域,以及新建产能的投产放量,公司的业绩不排除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股价却大幅下跌。
这使得长电 科技 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那么大家怎么看长电 科技 下阶段的走势?
欢迎在评论区给出你的见解!
2021大基金二期入驻名单
1.兴森科技002436: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2.83亿元、34.73亿元、38.04亿元、40.35亿元。公司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1%),目前正处于建设过程之中。
2.北方华创002371: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2.23亿元、33.24亿元、40.58亿元、60.56亿元。截止2019年03月31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富通股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8059%,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股比例为0.7489%,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二组合持股比例为0.6159%。
3.长川科技300604: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8亿元、2.16亿元、3.99亿元、8.04亿元。截止2019年03月31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2825%,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盈转型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2538%,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盛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006%。
4.深南电路002916: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6.87亿元、76.02亿元、105.2亿元、116亿元。截止2019年03月31日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持股比例为1.013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6432%,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银瑞信互联网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