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扩大优质教育供给nbsp;nbsp;加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12-13 01:37:30

  用最大的努力成就最好的教育,用最好的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成就最美好的未来。近年来,云霄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扩资源、补短板,促改革、激活力,强队伍、提内涵,办实事、惠民生,奋力促进云霄县城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云霄始终秉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办教育就是保民生、办教育就是促发展、办教育就是强未来,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奋斗姿态,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教育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抓建设,学位供给逐步扩大。云霄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5年的6.45亿元增加到2020年8.42亿元,年均增长5.44%,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从5.56亿元增加到7.17亿元,年均增长5.22%。

  云霄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提升质量作为主导方向,把促进公平作为价值取向,把师资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举措,把服务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以坚定的政治站位、深厚的为民之心、长远的战略眼光,抓紧抓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好党建引领“先手棋”。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育系统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抓好队伍管理,抓牢意识形态,严格执纪问责,抓实党史学习。一体化推进德育工作,“大思政”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加强德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建立起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合、注重体验感悟、遵循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素质教育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狠抓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六项主题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把“四史”列入学校思政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等,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开展了专题团队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云霄县教育局七彩虹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

  办好为民服务“暖心事”。2021年,云霄县续建、新建教育补短板项目8个,投入资金3993万元。2022年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续建、新建教育补短板项目7个。努力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飞跃,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升入理想的大学,让每一个孩子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持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极应对新高考的挑战,选课走班全面推开,生涯规划指导全面实施,做实学科教学精准指导和教学过程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地合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校长、教师、家长代表现场陪餐,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普通高等教育五个学段“奖、免、补、助、贷”多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21年云霄县共发放各类资助金额1159.2682万元,受益学生17026人次。2022年春季云霄县共发放各类资助金额826.4575万元,受益学生8414人次。2022年上半年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设7所学校网络二级等级保护项目,购置教室护眼灯、中高考考点屏蔽器等设备。2021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优质提升工程,云霄县14所义教阶段寄宿制学校3800名学生共享政策红利。农村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越来越多孩子能够“上好学”。

  摁下质量提升“快进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督导等重大改革稳步实施,育人模式更加科学。按照“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全面推开”的思路,推行“名校帮弱校带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域推进“互联网+教育”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依托互联网积极打造同步课堂,实现城乡学校同步学习、同步教研、同步培训,让偏远地区学生同步享受到优质教育。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专递课堂”试点,实现了城乡学生共上一堂课,共享优质师资。

  深入推进“五育融合”改革。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五育并举,探索融合育人发展模式,推动教育方式、育人环境和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严管作业减“压力”,课堂内外增“效力”,齐抓共管聚“合力”。中小学“5+2”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问题;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合理安排考试次数、规范学生在校作息、压减县域学科类校外培育机构。推行“5+2”“特色成长+全面发展”“学期+假期”三个“全覆盖”模式,实现了“减”作业而不“减”快乐,减“负担”而不“减”成长,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开花。县教育局联合县彩虹公益联合会、七彩虹志愿服务队、彩虹社工中心等社会组织,启动“青春健康”“师生平安守护十百千万”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法治宣传、心理辅导、劳技课程、集体游戏、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相关志愿服务,增强校内课后服务供给,让孩子们课后有陪伴、学习有乐趣,实现“学科融通、社会融通、自然融通、生命融通、美学融通、生活融通”,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开启教师培训“新模式”。创新教师招录机制,用足用好各项人才招引政策,招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优化教师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蓄足教师队伍“源头活水”,有效激发教职员工潜心教书、用心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云霄名师—特级教师”梯次遴选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每一个孩子有“大先生”“引路人”。以“硬件+软件”“线上+线下”“输血+造血”“短期+长期”的“四个结合”为主线,提升名师工作室、集团化教研等现有教育资源品质。精准施策,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年起好步、两年过好关、三年上台阶、四年展实力、五年显身手”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比武、考核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2022年组织开展各层级培训10余项,参培教师4000多人次。选拔6位优秀基层小学校长和7位优秀基层小学老师参加“十百千万”优质小学教育资源孵化工程。2022年上半年,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核增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5145.6万元。组织云霄县4400名教师,持续深入开展向周广深老师学习活动。推进“师徒结对”学习名优学校项目。

  打好资源整合“组合拳”。聚焦资源整合,优化校点布局,不断推动学校扩容提质,形成“幼小初高”全学段教育链条,基本满足辖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一是补齐学位短板,破解城区“上学难”。推动普通高中进城进市、义务教育集中集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2022年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3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二是加强寄宿供给,破解乡村“上学远”问题。针对农村部分适龄儿童“就学距离远、安全隐患大、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按照“升级提质一批、改建扩建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思路,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升级提质寄宿制学校。三是盘活闲置校舍,破解学校“空心化”。按照“公益为主、教育优先,综合利用、分类解决”的思路抓好分类处置,规范闲置校舍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改善乡村教育教学资源分散和部分校舍闲置的问题。至2021年12月,云霄县累计完成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62所,创建三级达标校2所,通过省市复评普通高中一级达标校1所、二级达标校2所。

  “十三五”时期,云霄云霄县实施教育补短板建设项目37个,建设校舍面积98081平方米,完成投资2.22亿元,新增公办幼儿学位33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00个,幼儿在公办园就读比例由原来28%提高到62.14%。

  10年来,教育装备总投入2.58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建成了校园播音系统25套、多媒体教室525间、录播教室29间、语音室54间,添置了电脑4650台,为学校安装了安防监控设备、直饮水系统,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基本解决寄宿生洗热水澡的问题等。优质资源快速扩大、教育布局结构得到改善,教育增值赋能发展持续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广大市民对教育改革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2022年云霄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列屿中学实验综合楼及宿舍楼,实小红阳校区、陈岱小学、浯田小学、紫阳小学教学综合楼等。计划投入600万元,为元光中学学生宿舍、云霄一中分校教室安装空调。计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为学校购置电脑、多媒体、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等教育装备。

  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向纵深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形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结构完整、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好学校”遍布百姓家门口。一项项改革举措见证着近年来云霄教育事业的成绩。

  一颗丹心,播种行知两道;三尺讲台,浇灌四季风华。于实干之中,于点滴之间,云霄教育人的使命正转化为学子们触手可及的梦想之光,照亮圆梦未来之路。

  《云霄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展望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工程、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工程、职业教育优化提质工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工程、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程以及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等10项重点工程。云霄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发展。

  打好“学在云霄”品牌,云霄将答好“教育公平卷”,让每个孩子“上好学”;答好“教育质量卷”,让每个孩子“都出彩”;答好“教育服务卷”,让事业发展“有作为”;答好“教育民生卷”,让人民群众“有收获”。

  “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所学校都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团队,让每位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进步,这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云霄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下一篇:云霄县领导调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上一篇:东山县召开东山县国有企业工作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