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镇“六点发力”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
近年来,康乐镇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切实做到“守河知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
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全面完善覆盖全镇河流的两级河长体系,目前,全镇境内2条干流14条支流共设立各级河长16人,其中镇级河长2人、村级河长14人,河长制工作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网格化组织体系巡河、护河、保河优势全面发挥,真正做到了河流管护的全覆盖。
持续巩固阵地建设。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专人负责开展日常工作。结合全镇实际,建立了康乐镇河长制“红黄蓝”预警激励制度,针对预警对象不同的“问题指数”确定三色警告,同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对河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并与干部绩效考核挂钩。
有序推进河道治理。认真落实省、市、县河湖“清四乱”、采砂、入河排污口调查等专项行动,配合职能部门严格查处非法采砂、污水排放、河道违章建筑等行为。全面落实最严水资源管理办法,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工作,先后累计发动干部群众1200余人次参与河道垃圾清理,共清理河道垃圾70余吨,辖区内河流治理生态修复取得实效。
全面落实巡河制度。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管理和巡河制度,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各级河长组织班子成员及党员开展巡河工作。全面推进“甘肃河湖长制”巡河APP软件,1—10月份开展“线余次,督促各级河长充分利用APP开展巡河活动,有效地推动该镇河长制工作的规范化和长效化,开启了“掌上治水”的新时代。
健全完善巡河台账。对全镇境内2条干流及14条支流分别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分类收集每条河流的巡河台账,按照“一条河流一个整治方案、一条河流一套巡查整改台账”的要求,建立了一河一档,并随时更新完善。
落实落细监督责任。为拓宽该镇河长制工作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工作要求,对红石窝片、青龙片、榆木庄梨园河段聘请的3名社会义务监督管理员展开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对各级河长工作进行监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